-
细胞色素 编辑
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卟啉(或血红素)作为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广泛参与动、植物,酵母以及好氧菌、厌氧光合菌等的氧化还原反应。细胞色素作为电子载体传递电子的方式是通过其血红素辅基中铁原子的还原态(Fe²⁺)和氧化态(Fe³⁺)之间的可逆变化。任何一类细胞蛋白(血红素蛋白),在细胞能量转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细胞色素可按其吸收的光的波长分为3类,已鉴定出至少30种不同的细胞色素。
细胞色素C
a 类细胞色素辅基的结构是血红素A,它与原血红素的不同是在于卟啉环的第八位上以甲酰基代替甲基,第二位上以羟代法呢烯基代替乙烯基。
d类细胞色素仅在细菌中发现,它的辅基为铁二氢卟啉,与其他细胞色素不同。
c类细胞色素的辅基是血红素以其卟啉环上的乙烯基与蛋白质分子中的半胱氨酸巯基相加成的硫醚键共价结合。其他各类细胞色素的辅基都是以非共价键与蛋白相结合。还原状态的细胞色素在可见光区具有特征性的光吸收带:α带、β带、γ带(或称吸收带)。通常a类细胞色素的α吸收带位于598~605纳米;b类的最大α吸收带在556~564纳米;c类在550~555纳米;d类为600~620纳米。
分布在真核细胞(动物、植物、酵母、脉孢菌)的线粒体膜和某些细菌的细胞质膜上的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链中,细胞色素包括:Cyt a、Cyt a3、Cyt b、Cyt c、Cyt c1,除Cyt c外其他都是紧密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Cyt c因呈现水溶性,故与线粒体内膜结合不紧密。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电子亲和性)逐渐增加,其作用是将电子从各种脱氢酶系统顺序地传递到分子氧。其中除了细胞色素c是膜的外周蛋白,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外侧,能被盐溶液抽提以外,其他的细胞色素都紧紧地与线粒体内膜相结合,需要高浓度的去垢剂才能把它们增溶下来。由于细胞色素c是一种可溶性的蛋白,易于获得结晶,因而它是电子载体蛋白中结构研究得最清楚的。
动物细胞
细胞色素释放引起的凋亡
植物细胞
在植物和一些藻类的光合电子链中,至少有三种细胞色素参与光诱导的光合电子传递,起电子载体的作用:细胞色素b6(或称细胞色素b563)、细胞色素b3(或称细胞色素b559)和细胞色素f(或称细胞色素b552)。细胞色素f最早是在叶子中发现的,结构上属于c类细胞色素,分子量约为100000,其α吸收峰位于552~555纳米之间。细胞色素b3、b6、f 都是不对称地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的膜上,与膜紧密结合的膜蛋白。光合细菌,如紫色非硫细菌或绿色光合菌如处于无光照并给予氧气的条件下,它们的电子传递链十分相似于线粒体的呼吸链;如处于光照及厌氧条件下,其电子传递链由辅酶Q–细胞色素c2氧化酶组成。细胞色素c2是一个水溶性的细胞色素,分子量为12000~14000。它的一级结构与哺乳类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十分相似,并具有c的典型的吸收光谱,α最大吸收峰为550纳米。
非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酶系
细胞色素辅基
传递序列
1、在呼吸链中细胞色素属电子传递,而非递氢体;
2、在呼吸链中,它们的排列顺序为Cyt b,Cyt c1,Cyt c,Cyt aa3;
3、Cyt a与Cyt a3形成复合体Cyt aa3,其负责将电子从Cyt c传递给氧,故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
动物体内各种细胞色素的光谱
除细胞色素b及细胞色素P450主要存在于内质网外,动物细胞的细胞色素都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与脂类复合物中。用水提取只能得到细胞色素c,而其他细胞色素仍然固着在线粒体的不溶性颗粒物质上。
铁卟啉辅基
图1血红素A结构
图2 细胞色素C结构
氧化酶
已断定有两种组分,即a及a3,但不能将两者分开。实际上a和a3结合成一个大分子的寡聚体,但亚基的数量及结构还不清楚,通常称为细胞色素aa3或称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子量约为200 000,含有二分子血红素A及二个铜原子。二个血红素A与一些配基的反应性有所差别,氧化型a3的血红素A极易与CN-结合,并且不能再被还原。还原型a3的血红素A极易与CO生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中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而细胞色素a的血红素A则不能与CO和CN-结合,也不能与O²结合。
c族
有c及c1都是线粒体细胞色素,二者的光谱性质十分近似,二者的辅基和与酶蛋白的联接方式都相同。c1单体分子量为38 000,c1是以多聚体存在,无论是单体还是多聚体,都不能与aa3起反应。细胞色素c是分子量最小的细胞色素,由于它的分子量小,是可溶的,容易提取纯化,所以研究比较多,对其结构也最清楚,已测定50多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一级结构,对它的高级结构也进行过详细研究。脊椎动物的细胞色素c由104个残基组成。植物的细胞色素c由112个残基组成。人及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完全一样,尽管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残基有许多变化。但其立体结构则基本一致。
b族
包括bT、bK、b5、P450等,bT、bK存在于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呼吸链的成分,不能与O2结合。b5及P450主要存在于内质网,是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组成成分(见“微粒体氧化”),还原型P450与CO结合后,在450nm有最大吸收峰(γ峰),故取名细胞色素P450,它能与O²结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