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八佛 编辑
丈八佛,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丈八佛村内,为青石圆雕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
造像由立佛及底座两部分组成,通高7.1米、像高5.6米。佛像高肉髻,面长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胸前结带。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覆莲座上。莲座上刻力士、博山炉、迦娄罗、供养人等,还刻有文字,可惜漫漶不清。丈八佛是中国平原地区发现的北朝时期单体圆雕石造像中形体较大且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件,雕造精美、线条流畅,是一件佛教艺术珍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2013年3月5日,丈八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丈八佛
外文名:The Zhangba Statue of Buddha
地理位置: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丈八佛村内
所处时代:南北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541-4-04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明代,兴国寺殿宇破败,佛像漫漶,住持圆成广化善缘,重修庙宇,并重塑丈八佛金身,这项工程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完工,明成化元年(1464年)知县胡珂刻碑纪念。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丈八佛被重塑金身。
清末,兴国寺基本废弃。
民国九年(1920年),兴国寺大殿坍塌,丈八佛露立旷野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丈八佛所在的兴国寺遗址被用作场院。
“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丈八佛面部被当做标靶射击,遭受损坏 ,红卫兵动用3部东方红拖拉机拉下了丈八佛的头颅。
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村民自发将其头颅请归本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丈八佛左右建民宅,造像处于小巷中。
1997年,相关部门将丈八佛周围的居民迁走,拓出一面积近10000平方米的广场。
1998年,在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有关领导的引荐下,深圳欧通国先生捐资400余万元在兴国寺遗址上兴建了新的保护院落,工程占地13亩,由山门、丈八佛殿、后殿、厢房、院墙组成。
丈八佛造像由立佛及底座两部分组成,通高7.1米、像高5.6米。 丈八佛肩部至头顶1.65米高,耳长0.5米,手长0.79米。莲花座高1.55米,底面积7.3平方米,重约19吨。
形象
佛像高肉髻,面长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胸前结带。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覆莲座上。莲座上刻力士、博山炉、迦娄罗、供养人等,还刻有文字,可惜漫漶不清。
质地
丈八佛的身躯是由质地、纹理完全相同的两块巨石雕刻而成,头部为一块,身躯为一块。
丈八佛侧像

丈八佛正面像

丈八佛斜面像
丈八佛附属相关碑刻
传说轶事
丈八佛出世
很久以前,黄河泛滥后,在博兴县高家寨村里一户人家仅余婆媳二人。儿媳勤劳捕鱼维持生计,婆婆却病情日益严重。儿媳心急如焚,求佛算卦。一日,儿媳梦到一位老奶奶指引她至村北井取水,称佛爷在井中放药可救人。儿媳醒后,发现天刚蒙蒙亮,便立刻前往。见井中金光闪耀,缓缓升起一尊高大的石佛,她惊吓地大喊着跑回村里。村民们闻讯赶来,见石佛高大威严,纷纷跪拜取水,喝下后疾病果真痊愈了。原来,此佛为除水患、救众生而降临,因高约一丈八尺得名“丈八佛”。因为那天是正月初八,村民为了纪念这一奇迹,每年正月初八为大佛庆生,形成“丈八佛庙会”。
2007年,滨州市人民政府将丈八佛的传说故事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建设
丈八佛庙会
传说正月初八这天是丈八佛生日。 每年的正月初八至初十,兴国寺会举行丈八佛庙会,庙会期间游客和信徒可到兴国寺参观、祈福。 庙会上,有吕剧、杂技、舞龙狮、高跷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以及工匠制作的泥老虎、布老虎、花枪、糖人、竹响儿等器物。
丈八佛庙会景象
1992年,丈八佛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丈八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丈八佛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丈八佛村内。
兴国寺丈八佛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从博兴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出发,乘坐博兴25路公交,到丈八佛站下车,步行1.3千米即到,全程大约需要1小时16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