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文庙 编辑
太原文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文庙巷3号,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明代重修并扩建。太原文庙为祭祀孔子的场所,太原文庙严格按照孔庙建制修建,是国内存量极少的省府文庙之一,是山西境内布局完整规模较大的文庙,也是太原市区内最大的文庙。
太原文庙,占地面积3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现中轴线基本保留了太原文庙原有建筑格局,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六角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和崇圣祠,前后四进院落式布局。
2013年3月5日,太原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太原文庙
外文名:Taiyuan Confucian Temple
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文庙巷3号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31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9:00-17: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太原文庙千古圣人孔子像
据明万历《太原府志》、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在太原县治西原有府县两学宫并峙,宫内有府县两太原文庙。府太原文庙建于金天会年间(1123一1137年),县太原文庙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一1189年),均规模较大。
清光绪七年(1881年),两太原文庙毁于汾水泛滥。文庙被水冲圯后,府城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学士,无不为之大惧,以为天降凶示于文人,水退之日,遂集聚府衙请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太原知府把府城众文士的联名书上呈山西巡抚张之洞,请巡抚大人定夺。
清光绪八年(1882年),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烧毁了的崇善寺废墟上重建的太原文庙。移地重建的太原文庙,即现存的太原文庙。
民国八年(1919年),太原文庙被辟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曾作过民众教育馆。
太原文庙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进攻太原。太原沦陷之后,伪太原市政府又把太原文庙更名为“山西省新民教育馆”。
1953年,改为山西省博物馆。出于保护太原文庙以及其他多种原因,山西省文物局依太原文庙而建。
1998年,山西省文物局等部门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对太原文庙进行修复。
山西考古博物馆在太原文庙挂牌成立
2010年,太原文庙保护已经逐渐步入正轨,许多山西省各地收集的文物整齐的放置于太原文庙场院之中。
2019年,太原市提出在明太原府城范围内修建府城文道并整合府城内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资源,串联起数量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巷
2020年4月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在太原文庙大成殿广场挂牌成立。
太原文庙中轴线基本保留了太原文庙原有建筑格局,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六角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和崇圣祠,前后三进院。 现太原文庙是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展区面积18000平方米。
棂星门
牌坊
牌坊
万仞宫墙
万仞宫墙
棂星门
棂星门
琉璃砖墙
琉璃砖墙夹壁
泮池泮桥
泮池泮桥
中举人者,更要在桥上挂满红灯笼,取登龙门之意。一般人进文庙,须绕池而行。唯有状元可以从桥上过。这不仅体现了等级,也有激励学人的成分,因此泮桥也叫状元桥。
大成门
大成门
大成殿
大成殿
大成殿两侧的东西两庑,是供奉先贤先儒之处,先被辟为陈列室,加之大成殿,整个展区面积达18000平方米。 在孔庙建制中是专为祭祀和供奉历代先贤先儒而修建的。
中院
中院
崇圣祠
崇圣祠
文化活动
2006年,太原文庙完成民俗基本陈列《华夏衣冠一馆藏古代服饰展 》和民间艺术专题陈列《山西馆藏工艺品展》。
2007年,太原文庙完成基本陈列“千秋孔子展”。
2010年8月8日下午,山西首场笄礼举行在太原文庙举行。
地理位置
太原文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文庙巷3号。
文庙
交通指引
太原市内乘坐公交23路、55路、73路、81路内环、81路外环、105路、201路、602路、606路、606支路、611路、816路、820路、825路、829路、830路、838路内环、843路、856路、861路、869路、870路、K861路、K870路,火车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