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嵕庙 编辑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嵕庙三嵕庙

三嵕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城南12千米黄家川南阳护村。三嵕庙创建于金大定十七年(1175年),明代曾予增建,清代又作修葺。现存建筑正殿为金代原构,香亭与钟鼓二楼为明代遗构,余皆清代所建。

三嵕庙庙堂坐北向南,以山门为界,分上下两院。南北长65.03米、东西宽26.24米,总面积1706.39平方米。上院中轴线上建有正殿、香亭,正殿两侧置耳房三间,香亭与山门之间两侧各设廊庑七间。

2001年6月25日,三嵕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三嵕庙

地理位置: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城南12千米黄家川南阳护村

所处时代:金至清 

占地面积:1706.39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261-3-67

历史沿革

编辑
三嵕庙创建于金大定十七年(1175年),明代曾予增建,清代又作修葺。

现存建筑正殿为金代原构,香亭与钟鼓二楼为明代遗构,余皆清代所建。

建筑格局

编辑
三嵕庙庙堂坐北向南,以山门为界,分上下两院。南北长65.03米、东西宽26.24米,总面积1706.39平方米。上院中轴线上建有正殿、香亭,正殿两侧置耳房三间,香亭与山门之间两侧各设廊庑七间。

主要建筑

编辑

<p>三嵕庙风景

三嵕庙风景

三嵕庙风景

三嵕庙风景

三嵕庙风景

三嵕庙风景

三嵕庙风景

三嵕庙风景

正殿

正殿坐落在寺宇最北端,建于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是大中汉三嵕庙中价值最高、建造年代最早的建筑。其朝南坐北,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平面略近方形。前檐装修为四扇格子门,明间为球纹格眼,次间为球纹方格眼。柱子均为砂岩石质,侧脚生起显著。檐下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计心造。殿内彻上明造,梁架结构为四椽枇对后乳袱用三柱。殿内下肩墙高0.61厘米,叠涩砌筑,早期风格明显。从正殿前檐梢间铺作及山墙现状分析、正殿原为悬山顶,清代修缮时改为硬山顶。

耳殿

耳殿坐北朝南,面宽: 廊部三间、殿内一间,总进深五椽; 单檐硬山顶耳殿耳殿坐北朝南,面宽:廊部三间、殿内一间,总进深五椽; 单檐硬山顶。

台明、柱与柱础

耳殿台明仅一压沿石高,耳殿仅在前檐明间设木质圆柱2根、柱下为石雕高脚柱础。

墙体

耳殿墙体:前檐墙、后檐墙、南山墙、北山墙。所有墙体均为“墙心土坯砌筑,外墙面和内墙面下肩表砖,内墙面上部抹灰泥”。表砖为丝缝砌法。在前檐墙上设装修,明间设板门、次间设直棂窗。

配殿

配殿为东配殿和西配殿两座,东配殿和西配殿东西相向而坐。

梁架与举折

配殿梁架为“六檩前廊式”,前半部分梁架为单步梁的后端架于前檐墙上、前端出耍头架于前檐柱头之上; 后部梁架为四架梁两端分别插入前后檐墙内,四架梁顶面施金瓜柱,金瓜柱上托三架梁、替木和金檩,三架梁中设脊瓜柱,脊瓜柱的头部施实柏栱,实柏栱上承替木与脊檩,叉手斜戗脊檩两侧。在各缝梁架之间设金枋和脊枋,以此纵向连接来加强梁架的稳定性。

香亭

香亭位于大殿的前方,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四卷棚硬山顶。檐下斗拱三踩单下昂计心造,里转华拱制成沓头承托四架梁,耍头作单幅云。

钟、鼓楼

钟、鼓楼紧靠东西廊房的南面,墙体相接,下层为砖石结构,正面有门窗装修;上层为石柱木梁架结构,面阔两间,进深一间,四模卷棚悬山屋顶。

历史文化

编辑
据《淮南子》记载:“尧使羿射九乌(按九乌,火鸦,即太阳)于三嵕之山,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恶鸟名)于青丘之泽。就是说,当时十日并出,禾苗焦死,草木尽枯。尧就命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射杀猛兽长蛇,为民除害,从此万民复生,玉海义和,天下太平。因为三嵕山有这样的传奇故事,所以自唐代开始山上修建庙宇。宋朝“额封羿神,为灵贶王”,赐建三嵕大庙。之后,历代帝王都有重建和扩建,计有:先师庙、金禅庙、唐王庙、喜神庙、关帝庙、黑虎神庙等。其中三嵕庙矗立主峰,规模宏伟,精工细刻,雕梁画栋,十分壮观,为宋赵佶崇宁元年(1102年)钦赐束建。三嵕山之阳,有清泉一注,汇成三嵕水,每逢春夏干旱,祈雨辄应。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七两次香烟盛会。晋、冀、鲁、豫、陕数省市的善男信女,朝山进香的络绎不绝,云集三嵕,磐声不断,金钟长鸣,敬唱大戏,祈雨还愿,盛况非常,历代不衰。战争年代庙宇已毁,只有莲花塔一座巍然屹立,为老爷山之象征。

文物保护

编辑
2001年6月25日,三嵕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三嵕庙

交通路线

公交:无公交直达,可以乘坐当地出租车。

自驾:1、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平长高速。

2、从平长高速出发,经过长治绕城高速、二广高速,行驶85千米到达。

下一篇 潞安府城隍庙

上一篇 观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