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乡县大云寺 编辑
武乡县大云寺,初名岩静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西25千米故城镇故城村中,北齐河清四年(565年)建造东汉涅氏县治所治所。
武乡县大云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南北长120.5米、东西宽65.47米,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东为十八罗汉殿,西为十殿阎罗殿)。 武乡县大云寺作为古代地方性佛教建筑,是中华佛教文化的遗存。大云寺建筑群及其附属文物,如:寺庙内现存的八通石碑、三枚佛头和大面积壁画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1980年6月,武乡县大云寺被列入武乡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月,武乡县大云寺列入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武乡县大云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武乡县大云寺
地理位置: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西25千米故城镇故城村中
所处时代:宋至清
占地面积:7900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253-3-59
北齐河清四年(565年),武乡县大云寺重修。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称武乡县大云寺。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殿东北荒草间有石碑仆地,细绎之,篆额题《重修龙山寺碑》。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武乡县拔贡生王家宾撰文并书丹。据此,大云寺清初亦名龙山寺。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武乡县大云寺大修,但建筑群仍保持原有建筑风格。
1980年前,武乡县大云寺被当地粮站粮库占用。
俯瞰
大雄宝殿
近图
观音殿
大云寺观音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为清代遗构。
南殿
大云寺南殿是大云寺正殿南侧,与正殿相距十余米,属清代建筑遗存,单檐悬山顶。
东西角殿
大云寺东西角殿位于正殿的两侧,东为迦蓝殿,西为祖师殿,坐向与东西配殿一致,属明代建筑,悬山顶。东西配殿位于中轴线两侧,两殿结构特点相似,为明代建筑,悬山顶。
画
民俗文化
里面
得名由来
武乡县大云寺寺名“大云”,应与《大云经》有关。
内部
1996年1月,武乡县大云寺被列入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武乡县大云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武乡县大云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西25千米故城镇故城村中。
武乡县大云寺文物保护管理所
交通路线
上海市——京沪高速——淮徐高速——连霍高速——二广高速——武乡县大云寺
郑州市——晋新高速——二广高速——武乡县大云寺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东吕高速——二广高速——武乡县大云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