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寺 编辑

山西省长治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龙寺回龙寺

回龙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佛殿是金代建筑 。

回龙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近方形,佛殿前檐有“蝉肚”形状的木构件,佛殿内有清代工笔淡彩壁画50余平方米。回龙寺佛殿保留了许多民间工匠做法,反映了早期地方建筑的多样性和民间工匠的创造性,具有较高的建筑研究和历史文物价值 。

2006年5月25日,回龙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回龙寺

地理位置: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

所处时代:金代

占地面积:154 m²(回龙寺佛殿)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393-3-09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回龙寺创建年代不详 。

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重修神路。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回龙寺 。

200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师生在山西省平顺县进行古建筑测绘实习期间,发现了回龙寺,仅存一座大殿,被用作侯壁村木料仓库 。

回龙寺大殿,北大古建团队2001年踏查中发现 回龙寺大殿,北大古建团队2001年踏查中发现

2012年至2015年,对回龙寺佛殿的台明、墙体、铺作、屋顶、地面、护坡等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对回龙寺庙院进行了围墙砌筑、院面硬化等整修 。

回龙寺全貌回龙寺全貌

建筑格局

编辑
回龙寺孤立于侯壁村临西浊漳河南岸的土崖之上,回龙寺南、东为大面积农田,北为土崖边缘不规则的小块林地,西临盘崖土路,其中南、东两侧的农田地面高于回龙寺院内地面约半米以上。回龙寺现存金代佛殿一座 。

回龙寺及周边地形图 回龙寺及周边地形图

主要建筑

编辑

大殿

回龙寺现存金代佛殿,坐北朝南,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近方形 。明间面阔3.43米、次间面阔3.12米、通面阔9.88米、通进深8.33米。前檐檐柱高2.61米 。

<p>侧面

侧面

剖面图

剖面图

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劄牵对三椽用三柱,厅堂彻上明造,山面用四柱。斗拱单材高约20厘米,略大于宋六等材,无补间铺作。斗拱总高97.5厘米,占柱高的37%。阑额断面高宽为23.5×7厘米,比例纤细,至角柱不出头,无普拍枋。前檐明间用两根明显内倾的小八角石柱,其他皆为木柱。木柱除后檐三根檐柱明显为后换者外,外露的后檐明间东柱和前檐角柱皆有较为柔和匀称的柱头卷杀。檐柱无明显生起。仅用椽,无飞子。屋架举高约1/4,悬山出际深约1米 。

<p>大殿斗拱

大殿斗拱

转角

转角

阑额至角柱不出头

阑额至角柱不出头

蝉肚实拍华拱(回龙寺大殿) 蝉肚实拍华拱(回龙寺大殿)

回龙寺大殿内外檐铺作均在栌斗口内出实拍华拱和实拍泥道拱。其中,前檐各铺作均出蝉肚实拍华拱和蝉肚实拍泥道拱。前檐柱头铺作进深方向从下至上依次是栌斗、蝉肚实拍拱、昂、劄牵、衬方头。前檐柱头铺作开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是斗、蝉肚实拍拱、柱头枋隐刻泥道拱、慢拱、柱头枋隐刻一斗三升并鸳鸯交手、承椽枋 。

下昂(回龙寺大殿) 下昂(回龙寺大殿)

实拍拱出跳长28份,下昂出跳长7份。昂上置五边形交互斗,口内出抹角令拱和耍头。抹角令拱上置散斗,内含替木承橑风槫,劄牵的外延成耍头,耍头上有衬方头,衬方头上设垫块支撑承椽枋。真昂成立的标准在于是否传跳,此下昂传跳长7份,远小于出跳长30份的一般标准,显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真昂,但其与不传跳的假昂又有本质区别,所以它是一种介乎真昂与假昂之间的特例。昂身下皮向上倾斜,上皮近乎水平,昂身后尾呈㭼头状压于劄牵之下。蝉肚实拍华拱上皮贴昂身底皮随昂势斜升。昂头中央起棱,微曲,昂嘴呈五边形。前檐明间柱头铺作的昂头与前檐角柱柱头铺作的昂头,形状有微小差异,角柱柱头铺作的昂头更接近批竹昂,昂嘴扁小 。

文物遗存

编辑

重修碑记

回龙寺原有两块碑,其中一块碑在抗日战争期间遗失,另一块碑刊刻了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村民重修神路等事,没有涉及佛殿历史的记载。回龙寺佛殿前廊东墙上嵌一块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重修碑记,其中有“回龙古寺莫知年,木落墙崩庙颓然,善士一心来补茸,不见袖手与旁观”“换柱包墙木石坚”等记述,可知回龙寺的名称、晚清重修的概况,并可知参与维修回龙寺大殿的村民已不清楚回龙寺的早期历史 。

清代壁画

回龙寺佛殿内绘有清代工笔淡彩壁画50余平方米 ,正面以《西游记》为题材,绘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故事,东山墙上自南至北依次绘有左手拄龙头拐杖右手持拂尘的老者、持国天王、托塔天王、两名手持拂尘的青年赶着驮书的马匹等 。

<p>左手拄龙头拐杖右手持拂尘的老者

左手拄龙头拐杖右手持拂尘的老者

两名手持拂尘的青年赶着驮书的马匹

两名手持拂尘的青年赶着驮书的马匹

历史文化

编辑

艺文

回龙寺大殿内的墙壁上有两首诗,部分文字无法识别 。

回龙寺佛殿内墙壁题诗

高山自有一庙堂

内有佛祖和三皇

三皇囗外去至囗

佛祖自囗在庙堂

苏武当年去北边

一走囗囗囗囗年

每日行程七囗里

共风去囗有囗年

参考资料:

传说轶事

寺僧谋财

民间传说,唐朝时,朝廷拨款扩建夏神祠,潞州的一个小官李岩具体负责。当时施工指挥部就设在回龙寺。没想到,回龙寺僧崔云见钱眼开,谋盗钱财,还逼出人命潜逃。李岩管理不力,又劳民伤财,惹起民愤,被举报。获知消息的朝廷遂委派魏征前来督查此案。魏征微服暗访,在浊漳河岸边鼋滩处,和村民了解到了扩建夏禹神祠工程的乱象详情。于是,魏征在此传讯潞州知州、李岩、回龙寺住持等一干人等,分别训斥警告。魏征还宣布了朝廷减赋五年的赈救措施 。

王莽刘秀

传说王莽撵刘秀追到浊漳河边,见有两条路,大路上有战车走过的痕迹,小路上没有任何痕迹,就领了大部分人马从大路走,命令一员大将领少数人马从小路走。王莽的大将从小路追,离刘秀只有二十里时,刘秀听见了马啼声。他见不远处有一个老人,便求老人救他。老人叫刘秀和随从藏进树林中,并用蜂糖在地上写了“王莽当亡,刘秀当兴”。蚂蚁闻着香甜味爬来。大将来到后,见一群蚂蚁排成八个字“王莽当亡,刘秀当兴”,吓得逃跑了。后来人们在救刘秀的地方盖了座寺院,期盼这位刘秀再回来,将寺院命名为“回龙寺” 。

文物价值

编辑
回龙寺金代佛殿近方形的平面,反映了早期建筑平面布局的特征;回龙寺佛殿保留了许多民间工匠做法,例如泥道拱、华拱做成蝉肚实拍,华后尾呈蝉肚榻头状压于前搭牵之下,形成一种介于真昂与假昂之间的罕见实例,反映了早期地方建筑的多样性和民间工匠的创造性,具有较高的建筑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

保护措施

编辑
2004年6月10日,回龙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6年5月25日,回龙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回龙寺保护标志回龙寺保护标志

2019年9月30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回龙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内包括回龙寺文物建筑院落以及周边道路及山体田地,占地面积665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为回龙寺周围视域可见范围内的区域,包括侯壁村及区域内的田地、山坡林地等,建设控制地带总占地面积12.468公顷 。

保护范围

东至回龙寺东侧约30米侯壁村居民房外墙处;

南至回龙寺南侧约60米处田地水渠堤坝处;

西至回龙寺西侧30米水泥路东边界处;

北至回龙寺北侧40米山脚下。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主要为回龙寺西南侧侯壁村北侧山坡林地、田地区域。

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主要为回龙寺南侧侯壁村北端居民区域。

参考资料: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回龙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 。

回龙寺

交通信息

自驾:从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出发,途经锡海线、S324,到达回龙寺,路程大约50.2千米。

下一篇 普照寺大殿

上一篇 东邑龙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