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空山圣寿寺 编辑
灵空山圣寿寺,又称铁瓦寺、先师禅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镇第一川村北山自然村南灵空山,占地面积6167平方米,始建于唐代 。
灵空山圣寿寺坐北向南,南北总宽约57米,东西总长约134米,建筑布局以横轴为序,由西向东依次建有五处院落,分别为罗汉院、窑楼院、中院、关公院、僧房院。中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弥勒殿、正殿 。灵空山圣寿寺布局灵活,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寺内宗教文化内涵多样,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 。
2013年3月5日,灵空山圣寿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灵空山圣寿寺
地理位置: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镇第一川村北山自然村南灵空山
所处时代:明至清
占地面积:6167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8:00—18:30
别名:铁瓦寺、先师禅寺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866-3-164
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命名为圣寿寺 。
明成化初年,重修中殿、正殿、僧房 。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多次重修灵空山圣寿寺 。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华北大学农学院植物系在灵空山圣寿寺开办了森林专科学校 。
1980年至1987年,维修灵空山圣寿寺古建筑 。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圣寿寺背山面谷,坐北向南,南北总宽约57米,东西总长约134米,占地面积约6167平方米,建筑面积3319.29平方米,建筑布局以横轴为序,由西向东依次建有五处院落,分别为罗汉院(西偏院)、窑楼院(中院西跨院)、中院、关公院(中院东跨院)、僧房院(东偏院)。五路院落一字排开,各有山门又互相贯通。北部崖壁,由东向西还分布有茅庵与文殊殿,崖壁上有唐末开凿的净身窑 。
中院
中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弥勒殿、正殿。东西厢房分别是观音殿、地藏殿,东厢房山墙上有“有感”二字,西厢房山墙上有“有应”二字 。
弥勒殿,也称天王殿,面阔三间,长门圆窗,红墙彩拱。中间前后两门相对而开,是过殿格局。前门楣上刻有“松门花洞”四字。弥勒敞怀大笑面南而坐,弥勒背面是韦驮,东西两面站着各持琵琶、剑、龙、伞的四大天王。弥勒殿的东西两边是砖木结构的钟鼓楼,下有半圆形拱门,门上都有砖刻对联和砖雕图案。东边钟楼门两侧的楹联为:“山鸟不知名利客,野花犹献庙堂香”,西边鼓楼门两旁的楹联为:“峰影不随流水去,鹤声犹带夕阳飞”。楹联由象形文字、金文和甲骨文三种文字组成,采用阴阳手法雕凿。砖雕图案有团龙、福禄、梅花鹿、老寿星、荷叶荡舟、狮子、蝙蝠、葡萄、竹节、荷花等传统吉祥图案 。
钟楼
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六檩前廊式架构,单檐硬山琉璃瓦顶,檐部异形斗拱十一攒,柱头斗拱五踩双昂,木制格扇门窗。随檩枋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1985年等多处重修题记 。正殿内有先师菩萨铸铜贴金神像,左右两侧为四海龙王。东西两壁有彩绘壁画和泥塑彩像 。
观音殿与地藏殿,都是二层砖木结构,青砖布瓦,面阔三间。观音殿供观音菩萨,左右两边有善财童子和龙女像。地藏殿供地藏菩萨,左右两侧有道明和闵公像 。
其他院落
罗汉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南房、观音殿,两侧有斋房;窑楼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南房、北房;关公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关圣殿、普贤殿;僧房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北房,两侧分布有东、西配楼 。
明正德九年(1514年) | 圣寿寺碑,高141厘米,宽78厘米,厚23厘米。碑文25行,共982字 。 |
|
明万历三年(1575年) | 重修灵空山圣寿寺碑,高93厘米,宽66厘米,碑文25行,共885字 。 |
|
皇子菩萨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到灵空山铁瓦寺避难,并削发为僧,皈依佛门,潜心诵经。后来继位的唐僖宗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在灵空山找到李侃,但李侃不愿回朝。寺僧知其为皇子,就推他做了住持。平定黄巢后,唐僖宗钦命修建禅院,铁瓦寺名声大振。李侃坐化圆寂后,被封为“施雨王”,后周时加封为“先师菩萨”,铁瓦寺被称为先师禅院。在灵空山圣寿寺北的石崖上,有一窟净身窑,传说是李侃诵经处,也是先师菩萨圆寂坐化之所,窑内有先师太子泥身彩像。净身窑建在半崖间,通过一架三十二阶的木梯与下连通,木梯高16米,有“三晋第一木梯”之称 。
御笔赐额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起兵攻打北汉。因宋军疾病流行,进攻失利,再加上辽军、汉兵联合进攻,宋太祖不得不退兵四十里,来到灵空山深山密林,藏匿于一线天沟底。辽、汉联军急于求胜,四处放火。危急之中,有部下告知宋太祖,山中有一座禅院。宋太祖当即进院焚香祈祷,转瞬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降。乘着雨灭林火、雾罩山川之机,宋军一鼓作气杀出重围,化险为夷。回朝后,为报答先师菩萨救难之恩,宋太祖拨巨资重建禅院,再塑金身。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下诏奉先师菩萨为正神,之后每年都派大将罗彦维专程祭奠。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宋太宗赵光义为纪念太祖“灵空脱险”,御笔赐额“圣寿寺”。灵空山先师禅院从此正式更名为灵空山圣寿寺 。
保护标志
2019年8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灵空山圣寿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
保护范围 | 以灵空山圣寿寺外墙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米。 |
---|---|
建设控制地带 | 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0米 。 |
地理位置
灵空山圣寿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镇第一川村北山自然村南灵空山 。
圣寿寺
门票价格
灵空山圣寿寺坐落在灵空山山腰,灵空山景区门票为72元/人 。
交通信息
自驾:从长治出发,可走208国道至沁县,由沁县西行至沁源县,经交口北上,至郭道镇后,向西上旅游公路,进入灵空山。
从太原出发,可以走大运公路,在平遥向东南驶上前往沁源方向的二级山区公路,至郭道镇后经旅游公路进入灵空山;也可以经208国道太原至长治段,到沁县后西行,经交口、郭道进入灵空山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