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次城隍庙 编辑
榆次城隍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府兴路榆次老城景区内,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 。
榆次城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玄鉴楼、乐楼、戏台、显佑殿、寝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廊房和东西配殿 。榆次城隍庙是研究宗教体系、建筑艺术和思想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 。
1996年11月20日,榆次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榆次城隍庙
地理位置: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府兴路榆次老城景区内
所处时代:元至清
占地面积:约 4000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8:00—18:00(暂停营业)
编号:4-0118-3-04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明宣德六年(1431年)正月,榆次城隍庙迁到县城东南,建造有正殿三间,东西庑各三间,山门三间。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三月,正殿迁到后面七八丈远的地方作为寝殿,并在寝殿前新建正殿,面宽五间。明弘治七年(1494年),把东西两庑扩建为二十八间。明弘治十年(1497年),在正殿南面,神道正中修建玄鉴楼。明正德四年(1509年),在玄鉴楼南面修五间山门。明正德六年(1511年),在玄鉴楼北面修建乐楼。明嘉靖六年(1527年),在山门南面竖立照壁。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在山门外东西两侧各建牌坊一座,东侧牌坊称为“保障”,西侧牌坊称为“昭假” 。
清代,在外院两侧增建了钟鼓楼,并在乐楼下建造了一座新戏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增建道院及财神庙。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山门外影壁。道光三十年(1850年),添建配殿 。
山门
山门
玄鉴楼
玄鉴楼与乐楼、戏台、影壁形成一个建筑整体。玄鉴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通高17米,为四重檐二层歇山顶楼阁式建筑 。玄鉴楼内设暗层,实为三层。当心间特大,底层四周施廊,平座上施斗拱、勾栏和腰檐。一层檐下施斗拱三踩,内拽出翘,外拽出昂。二层檐下施斗拱五踩,外拽出二翘,三层檐下施斗拱三踩,内外拽各出一翘。四层檐下施斗拱七踩,内外拽均出翘 。
榆次城隍庙玄鉴楼
乐楼
玄鉴楼背面为乐楼,与主楼梁柱相连接,面阔五间,进深一间 。共计两层,一层施平座,单檐歇山顶,前后开间不等,左右两山转角增多,柱网和梁架均发生相应变化。戏台与乐楼梁柱相连接,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单檐卷棚悬山顶。乐楼左右两侧建琉璃影壁,斜向呈“八”字形,壁面镶嵌琉璃麒麟图,采用高浮雕塑制手法 。
楼顶脊刹
显佑殿
显佑殿
寝殿
寝殿
城隍起源
城隍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经道教演衍成地方守护神。祭祀城隍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唐宋时加封为王,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为佑圣王,明洪武二年(1369年)加封县级城隍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轶四品”,明洪武三年(1370年)又诏令去封号。府、州、县的城隍神官品和当地主官相等,庙宇仿当地衙署规制。城隍的职能也由护佑“城池”延伸到护佑当地百姓,辨人生平善恶,以降赏罚。明代当地主官受命上任前,必须先到当地城隍庙斋宿一夜,以聆听城隍教诲。清代继承了明代的城隍典章制度 。
五月庙会
榆次城隍庙会始于明末清初,会期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六月十五 。清光绪年间,因与太谷县新五月会有交叉并引发争议,经山西布政使、按察使裁决,会期改为五月初一至五月三十。民国初年,铁路公路贯通榆次,地方政府为吸引更多的商人参与庙会,扩大物资交流,榆次县知事除请上三班好戏轮流入庙演唱外,还在庙会期间设立稽察公所,张贴公告,严格按照“禁娼赌、严偷窃以清地面,减房租、平物价以顺舆情;津渡则有护送而无苛索,门关则有稽查而无留难,兵役则有巡逻而无摊派”等条例来保证贸易畅通无阻。
日寇占领榆次县城后,凡是出入城门者都要盘查搜身,使延续300年之久的榆次五月庙会被迫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榆次城隍庙会得到恢复,但因旧城道路狭窄,不便商旅交通,便将会址移到榆次城北门。1955年,榆次城区扩建,榆次城北门被改造成为交通枢纽,庙会再次中断 。
保护标志
2019年8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榆次城隍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
保护范围 | 东至东廊房后墙平行向东6米棉织厂围墙西沿;南至山门向南5米马路南沿;西至西廊房后墙平行向西20米,民居西沿;北至后殿后墙平行向北10米。 |
---|---|
建设控制地带 | 东至保护范围向东50米,俞家街路东沿;南至保护范围向南105米,富户街南沿;西至保护范围向西60米,小井巷路西沿;北至保护范围120米,小井巷路北沿 。 |
地理位置
榆次城隍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府兴路榆次老城景区内。
榆次城隍庙
开放时间
8:00—18:00(暂停营业)
门票
包含在榆次老城景区门票60元内 。
交通信息
晋中市内乘坐38路到榆次老城站,步行220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