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村遗址 编辑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村遗址梁村遗址

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梁村西。遗址面积约2平方公里,该区域到处可见古代陶片。村西北高崖头断面上,露出明显的烧灰层和灰坑,含有丰富的遗存物,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1954年经过初步调查,次年秋进行挖掘。出土的器物有:陶、石、骨器等。梁村遗址是祁县境内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从其遗址残留的面积,和遗迹地表丰富的残留物来看,梁村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

2013年3月5日,梁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梁村遗址

地理位置: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梁村西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037-1-03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梁村遗址梁村遗址

1954年,经过初步调查,根据地表遗留物的特征被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1955年9月5日至28日,对梁村遗址进行了挖掘。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梁村遗址梁村遗址

梁村北低南高,梁村遗址在南坡的北端。从村东绕北到西,形成半个圆形地带。毗连着北面的大平原。村子附近左右约2平方公里的较高地面上到处都出现古代陶片,梁村西北崖头的断面上露出大小灰坑和灰层,含有丰富的遗存。

探沟1

梁村遗址简介梁村遗址简介

梁村遗址东北部,东西长20,宽2米,深度不一;东部地表至底为2.1米,中部为4.4米,西部为2.3米。土的质色是东部乾而灰,中部黑而润,西部为黄土。耕土下7厘米就是文化层,中部深80厘米下有薄而小的显著灰层。出土物丰富,种类多,有骨、陶、石等器。骨器中有笋、锥、凿、镞、铁、针、截开的骨节等,其中最精细而又完整者为骨针。陶器有彩陶、红陶、陶环、器盖(或者是钵)、陶纺轮、陶刀等。石器有圆柱式石斧、石刀和残破的石环。

探沟2

探沟1的东南第二层台地上,相距不过50米。东西长10米,宽2米,深1.3米。西部有小台,深为4米。出的彩陶片多于探沟1,另外还有加过工的、形状多为椭圆形和方形的石器:有浅红色扁形狭式的残石镞,有大件的兽骨,多为关节骨,特别是头骨,好像牛头。遗址多骨器。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梁村遗址含有丰富的遗存。

陶片

陶片可分彩陶、红陶、灰陶三种:

彩陶质细,经过淘洗、无羼和料。色分红、橙黄和白衣加紫彩三种,其中白衣加紫彩的只有1片。花纹以原底加黑线为多,有的器口画着宽宽的一道黑边,还有的橙黄色上加宽宽的一道红边,更有的在口沿上画着斜的横的红黑条纹和小方格纹。形制看有罐、钵等。

红陶质较粗,未经淘洗。还有的加羼和料。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条纹、附加堆纹和素面磨光等。从形制上看,有小口尖底器、鬲、罐、钵等,制法分泥条筑成和手制两种。

梁村遗址出土陶片梁村遗址出土陶片

灰陶可分细泥灰陶和夹沙灰陶。前者多为手制,从形制上看有罐、钵、敛口器、豆等。花纹有刻纹、琵纹、条纹、附加堆纹和磨光。陶环都是磨光的细陶,没有花纹,从断面看分扁圆形、三角形、圆而有棱者三种。夹砂灰陶占陶片中最大部分。花纹以粗、细绳纹为主,其次有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等。从形制上看有鬲、罐、大口器、平底器等,均为手捏。

石器

石器出土少,只找到两个圆柱式的较完整的石斧,石球1个,两个圆形的石片,还有石刀、石环等共13件。

骨器

骨器出土最多,占出土物的58%。有骨铁镞16个,分长身三棱式和片状桂叶式二种。骨凿5个都完整,是厚重柄式。骨针两个,一个完整,有穿孔,长为10厘米。骨笄两个,一大一小,大者长11厘米,小者长5厘米,都完整。骨锥4个,都是厚重柄式的,其中最罕见的一个锥形器,尾部有斜穿,长20厘米。

蚌器

蚌器有装饰用的穿孔蚌壳,有蚌环、蚌刀等,因质脆,只有1件完整的。

研究价值

编辑
梁村遗址是祁县境内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从其遗址残留的面积,和遗迹地表丰富的残留物来看,梁村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

保护措施

编辑

梁村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村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梁村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梁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梁村村西。

古县镇梁村村民委员会

交通信息

自驾:自祁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梁村遗址,路程约12.7千米,用时约23分钟。

下一篇 苇则寿圣寺

上一篇 介休五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