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舜帝陵庙 编辑
舜帝陵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西曲马村南鸣条岗。
舜帝陵庙占地27000平方米,由外城、陵园和皇城组成。陵冢南北长12米,东西宽13米,高3米。冢上槐柏苍翠,郁郁葱葱,尤其东南角一棵古柏,五指虬蟠、傲指苍穹,人称五子柏,已历千载。陵前嵌有上下两碑,上碑为明代所刻“有虞帝舜陵”,下碑为元代所刻“帝舜陵”。皇城又名离乐城,传说是大禹为舜帝晚年营建的牧宫,城墙高大雄伟,一正两副城门,门额上分别书有“来南薰”、“解愠”、“阜财”,均出自舜所赋《南风歌》。城内以廊房、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东西配以钟、鼓二楼。正殿为元代建筑,殿内有舜帝塑像,神态庄严。整个陵庙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呈现一派帝王陵寝的威严肃穆之势。
2006年5月25日,舜帝陵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舜帝陵庙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西曲马村南鸣条岗
所处时代:元至清
占地面积:27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复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复文号:国发〔2006〕19号
类别:古建筑
编号:6-400-3-103
明正德元年(1506年),乡人重建。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在大地震中又遭毁坏。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
舜帝陵
“鸣条”牌坊、神道、重华桥、娥皇桥、女英桥
舜帝陵庙经过历代的增建,到今日已覆盖一片广大的疆域,中轴线极其辽远,长约1千米有余,两旁点缀以湖泊树林。节点上置一座石牌坊,为2009年重修,大字板上刻“鸣条”、“有虞帝舜陵”。
神道

神道

娥皇桥

女英桥

重华桥

舜帝德孝桥
石像生
古代帝王、王公大臣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是是权仪卫的象征,起于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大臣沿用不衰。舜帝陵石像生大部分为各地搜集而来,雕刻手法各异,石兽、石马、石人两两相对,神态肃穆,帝王威仪毕现。
石像生
舜歌南风雕像
《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之蕭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舜歌南风雕像”由中央美术研究所设计,高5.18米,宽6.45米,厚3.6米,采用花岗岩雕刻。
远眺舜歌南风雕像

舜歌南风雕像简介
山门
山门,又名仪门、重华门,是一座二层仿清式重檐歇山顶、内部结构为楼阁式的古建门楼。上挂“有虞帝舜陵”匾额为明代进士邢其任所书,两侧附有东西对应的盘龙砖雕廊壁。前后花板雕刻着花草缠枝、三星高照、富贵平安的晋南民间流行的系列吉祥图案。登楼可北望孤山、南揽鹾海景观,是舜帝陵中轴线上的一座主要建筑。
仪门对联

仪门对联

仪门后的神道

仪门背面

仪门背面
献殿
献殿并非舜帝陵内原有建筑,原是北相结义庙的过殿。因修路时,该过殿位于规划的道路当中,而舜帝陵正在整修,故将北相结义庙的过殿整体搬迁到舜帝陵内。
献殿

献殿左侧香炉和下联

献殿右侧香炉和楹柱上联
享厅
享厅为清代建筑。厅前牌匾“陟方之所”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由安邑知县车敏来所提,意为舜帝升天的地方。
陟方之所
陵冢
舜帝陵大约建于禹时,陵前上方有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七月)邢其任所书的“有虞帝舜陵”石碑,下方“舜帝陵”为元代所科。陵冢外砌方形砖墙,高3.3米,周长50米。冢上古柏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树状奇特,五个主枝形似虬龙,民间称其为“五子登科柏”。
舜帝陵碑

拱劵中石碑:有虞帝舜陵

拱劵中石碑:帝舜陵

《舜陵考略》碑

《舜陵形胜》碑

《戊子祭舜帝文》碑

2006年9月25日《祭舜帝文》碑

有虞舜帝陵简介

石像生

石像生
关公祠
关羽祠,清代悬山顶式建筑。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今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东汉末年名将,后世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少时常到此拜谒舜帝,后人为纪念此举,在其当年拴马之处修建“关羽祠”。
关公祠正殿

关公祠匾额

关公祠简介
敤首祠
敤首,又名敤(kě)手,虞舜同父异母之妹。相传,舜父瞽叟与象,其后母每欲害舜,其妹敤首通风报信,使之解之。敤首还是有史可考的中国画祖。《世本·作篇》、《汉书·古今人表》、《中文大字典·敤首》等均把敤首列为绘画先祖。2001年,86岁高龄的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潘絮兹老先生在得知山西运城修复舜帝陵庙后,便来信建议在舜帝陵旁修建敤首祠,使画家寻根问祖也有去处。但是舜帝陵西,原建有娘娘殿,现虽荡然无存,但遗址尚在。为实现潘絮兹老先生夙愿,经有关专家论证后,在原娘娘殿遗址上修建了敤首祠。现敤首祠正殿,为清代早期建筑。
敤首祠

敤首祠里的敤首像

敤首祠简介
舜帝庙
城墙
城墙高6.9米,正面有三个砖券门洞,居中城门门额为“来南薰”,左侧小城门门额为“解愠”,右侧小城门门额为“阜财”。
皇城
戏台
卷棚戏台位于照壁的北侧中轴线上,戏台之北的石刻“虞舜棋台”。
观众席

棋盘
献殿
献殿重修于明代。梁记板上有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创建题记及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安邑知县秦恒炳重修题记,该殿是民间祭祀舜帝敬献祭品之地。
献殿

献殿内部

献殿简介
正殿
正殿位于献殿北侧中轴线上,正殿神龛中供奉的是舜帝坐像,两侧执笏的是舜帝的四位名臣,皋陶、夔、后稷、契的立像。
正殿

正殿背面
养颐宫
养颐宫,又称寝宫,寝宫为仿清式单檐歇山顶建筑,两侧建有耳房,屋顶有筒瓦包勾,常五脊六兽,东西两侧附建耳房,殿内是舜帝和娥皇女英二妃塑像,为2001年重建。
养颐宫
钟鼓楼
献殿前按照古代左钟右鼓的规制,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东西两侧建有廊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
鼓楼
舜帝在青少年时期,以多才多艺和孝顺著称。舜帝文化核心在孝,出发点在家,终点在天下(国)。孝是德的一种表现,是以感情为出发,以礼为准绳的道德行为。舜帝文化的特征是务实,舜帝的诸多事迹如孝顺父母、治理洪水、舜耕历山、教化三苗、整治四凶、举贤任能、禅让帝位等均体现了其务实、实用的一面。舜帝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然其偏重于实用理性,且服务于国家,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体现。
2006年5月25日,舜帝陵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舜帝陵省保碑
地理位置
舜帝陵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西曲马村南鸣条岗。
舜帝陵庙
开放时间
08∶30——18∶00
景区门票
(旺季)48元/人,(淡嫉)40元/人
交通指南
公交:乘坐太原、西安方向的列车到运城站下车,在市区内乘坐 33、16、8 路公交车即可直达。距运城市区15公里,从运城火车站到舜帝陵庙需要15分钟,运城长途汽车站到舜帝陵庙10分钟,下运城高速口需要8分钟,从运城机场走高速到舜帝陵庙需要15分钟。
自驾:从运城市沿233省道向北行驶约15公里可到达舜帝陵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