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庄遗址 编辑
东庄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岳村自然村南300米的黄河北岸一级台地上,面积20万平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东庄村遗址于1955年被发现,1958年5、6月发掘,遗迹有灰坑、窑址、房址和墓葬等,出土有泥质红陶、灰陶及夹砂红陶片,器型有尖底瓶、敞口钵、双耳罐、深腹瓮等,石器有斧、刀、锛等,是研究仰韶文化重要遗址之一,对于正确理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相互关系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3月5日,东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东庄遗址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岳村自然村南300米的黄河北岸一级台地上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040-1-04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58年5、6月,对东庄村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存主要为仰韶文化早期。
东庄遗址位于芮城县永乐镇岳村自然村南300米的黄河北岸一级台地上,面积20万平米。东庄遗址遗迹有灰坑、窑址、房址、5座墓葬,其中有双人同性合葬墓、多人二次合葬墓、还有用陶瓮盖石块作为葬具的小孩瓮棺墓。出土有仰韶文化早期的泥质红陶、灰陶及夹砂红陶片,纹饰有附加堆纹、线纹、弦纹、黑彩宽带纹、圆点纹等,器型有尖底瓶、敞口钵、双耳罐、深腹瓮等,石器有斧、刀、锛等。
房址
1号房屋为不规则圆形的地面建筑,直径1.8米,居住面硬实平坦,在其东南边缘有一个椭圆形的灶坑。屋正中有一个大柱沿,21个小柱洞均匀分布于房基围槽中。小柱洞都向外30°的倾斜,由此推新此房为斜向外倾的茅草加木干墙,上接伞形屋顶的建筑结构。2号房为深1.8米、直径5.5米的圆形半地穴式建筑,未发现柱洞和灶坑。
窖穴
43个窖穴绝大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口,坑壁坑底平整而光滑。也有少数坑口为不规则形,坑底、壁都凹凸不平。前者当为储藏东西的窖穴,后者则为当时的垃圾坑。
墓葬
墓葬
东庄遗址出土文物
东庄遗址发掘出土外表绘有精美的黑色三角形图案和鱼形花纹的陶器;还有石斧、石锛、石刀、陶刀、弹丸、纺线轮、敲砸器、陶锉等,以及石头和动物骨骼制成的箭头;及骨笄、牙饰、陶环等装饰品。
生产工具
工具类有斧、刀、锛、镞和纺轮等,其中石器最多,通体磨光。
生活用具
东庄遗址和出土陶片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地理位置
东庄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岳村自然村南300米的黄河北岸一级台地上。
岳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民政府出发前往东庄遗址,路程约19.5千米,时间约2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