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寺塔 编辑

陕西省岐山县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寺塔太平寺塔

太平寺塔,又名岐山塔,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县城太平路岐山县实验小学院内(原太平寺旧址),因塔建于太平寺内而得名,为陕西关中地区遗存的标准宋塔之一。

宋元佑三年(1088年),修建岐山塔。1992年,岐山塔更名为太平寺塔。历代虽然屡有修葺,但原貌未改。太平寺塔为八角九层密檐式砖塔,塔体通高31.055米,底层边长2.6米;基座呈八角形,高1.18米,底边长4.75米。太平寺“古塔凌空”为“岐山八景”之一。

1957年5月,岐山塔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太平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太平寺塔

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县城太平路岐山县实验小学院内(原太平寺旧址)

所处时代:宋代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776-3-479

历史沿革

编辑
宋元佑三年(1088年),修建岐山塔,历代虽然屡有修葺,但原貌并未改变。

太平寺早已废弃,原址现为小学校舍。

1992年,岐山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太平寺塔。

1984年4月,陕西省文物局拨款,由长安县炮里古建队施工,对塔基、塔身、塔檐、塔顶进行加固维修,并增设基座青石栏杆。

1987年12月底,太平寺塔维护工作竣工验收。

2013年,陕西省文物局对太平寺塔塔座体、檐、顶进行加固维修,增设了青石栏杆。

建筑格局

编辑

结构

太平寺塔

太平寺塔为八角九层密檐式砖塔,塔体通高31.055米,底层边长2.6米;基座呈八角形,高1.18米,底边长4.75米。 太平寺塔塔身一至七各层塔檐均为五铺作出两跳斗拱,八层塔檐均为单跳斗拱,九层塔檐则用砖叠涩出檐。塔身的二、三、四、五、六、七层各层每面均用砖砌出隐柱,柱头有平枋,把每面分为三开间。在二、四层的正东、西面正中间辟有券门洞,门洞两侧间各用砖作出横格方形假窗;北面则作假门与假窗。在三、五、六层正东、西面的正中间则为竖形假门,两侧各间为横格假窗;在第三、第五层的正南、北面的正中间辟有券门洞各一。太平寺塔二层塔檐上的平座栏杆用三层莲瓣作装饰,三、四、五层的平栏杆则无任何装饰。整个塔体斗拱繁密,形体别致。

特点

太平寺塔身第一层南北两面塔壁有贯通塔心的券顶小门洞,从第二层起,每层隐出假窗及栏杆,檐下均饰以五铺作出双抄的斗拱,除第二层设有平座外,以上各层只有假平座,平坐下都施斗拱,每面增加两朵。此塔为陕西关中地区遗存的标准宋塔之一。

太平寺塔

文物遗存

编辑
太平寺塔塔基西侧,有《重修太平寺碑记》石刻一通,青石质,通高1.15米,宽0.69米。圆首方额,碑首浅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额楷书“皇清”二字,从碑文内容可知,该碑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所立,碑文楷书18行,满行35字,记载当时修葺太平寺时的参与人员、规模和捐款人员名录等。

保护措施

编辑
1957年5月,岐山塔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太平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太平寺塔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县城太平路岐山县实验小学院内(原太平寺旧址)。

太平寺塔

交通指引

宝鸡市内乘坐岐山101路、岐山102路、岐山107路、岐山119路公交车可到达。

下一篇 扶风城隍庙

上一篇 法门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