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瓷窑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仁瓷窑遗址安仁瓷窑遗址

安仁瓷窑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是宋至元代文化遗址。

安仁瓷窑遗址北临三水河,南依山坡,位于三水河南岸约200米的第二层台地上。1977年,发现,1978年,发掘面积约1261平方米,清理瓷窑10座,出土物及残件89101件,调查暴露的窑址31座,探出一处晾坯场和堆料场,面积约1065平方米。安仁瓷窑遗址发现的窑具数量很大。在宋代遗址里出土最突出的是匣钵与钵盖。金元窑址出士的窑具有匣钵盖、底钵、支烧具等。宋代器物有碗、盘、壶、瓶、灯等。金元时的瓷窑遗址较宋代的多,主要烧制碗、盘、罐、盆、瓶、壶、灯盏、尊炉、玩具等品种,均为民间日常生活用品。以青釉器物为主,还有黑釉和酱色釉器物。安仁瓷窑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代北方窑炉史提供了新的依据。

2013年3月5日,安仁瓷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安仁瓷窑遗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

所处时代:宋至元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456-1-456

历史沿革

编辑
1977年,发现安仁瓷窑遗址。

1978年,咸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安仁瓷窑遗址进行两次发掘,清理面积约1261平方米,清理瓷窑10座,出土物及残件89101件,调查暴露的窑址31座,探出一处晾坯场和堆料场,面积约1065平方米。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安仁瓷窑遗址安仁瓷窑遗址

安仁瓷窑遗址北临三水河,南依山坡,位于三水河南岸约200米的第二层台地上,南北宽约1000米,东西长约15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文化层堆积

安仁瓷窑遗址窑址区文化层堆积较厚,地表为近代扰乱层,有青、黑色釉瓷片、砖瓦残块等。下层有瓷片、钵底、灰渣和耐火砖等。有黄色、酱色、黑色釉瓷片。有带刮釉圈为主的碗、碟、盆、茶托、双耳黑釉小罐、双耳卷唇筒状瓶、单把长流黑釉壶、凹底钵等生活用具。有马、牛、羊、蛙和小瓷球等玩具。第三层有耐火砖、炉灰渣和黄土,出土物较少,有黑釉碗、碟、骑马小俑、黑釉壶较多。第四层为炉灰渣和瓷片堆积,有卵石和淤土,少量青釉碗、碟残片、单耳带流黑釉壶等。第五层是烧渣、红烧土、瓷片,青、黑釉碗,灯和小瓷瓶。四层以下为宋代文化层,有窑址一座,出土盆、瓶、五足炉、樽、灯、匣钵、钵底、三足垫饼、喇叭形支具和支圈等。二至四层约为金、元文化层,有窑址九座、七座有门,火膛、窑床、烟筒、排烟孔等。

窑基

窑基结构为耐火砖砌筑的马蹄形瓷窑,每两座窑之间相距100~200米,炉灰与破瓷片沿第二台地与第一台地斜坡倾倒,堆积层厚约1米。东端的一个窑基周围堆积物为煤碴和缸胎盆、罐瓷片,西端几个窑基附近的堆积物均为青釉、黑釉碗和盘之类的器物。

年代

由瓷器的时代风格以及所使用的窑具、装烧工艺,以及地层堆积情况,可以看出安仁瓷窑遗址是一处金、元时期盛烧一时的民间瓷窑遗址。

文物遗存

编辑
窑具

安仁瓷窑遗址发现的窑具数量很大。在宋代遗址里出土最突出的是匣钵与钵盖。匣钵敞口,宽沿外翻下折,圆底,钵益直口,下腹折收,纽如圈足,如同浅盘倒置。还有底钵,一种敞口,腹微收,近筒形,平底;另一种敞口,腹斜收,平底。两种外壁均有螺旋纹。支烧具有支圈,似喇叭形,三足垫饼等。从这些窑具中可以看出宋代烧制方法和工艺特征,是判断宋代器物的依据。金元窑址出士的窑具有匣钵盖、底钵、支烧具等。其中支烧具的品种多样,有四叉形、圆环形、筒形、圆饼形、柱形(包括束腰形与台柱形)等,它们是烧制不同器型而选择使用的。窑具均用耐火士素烧而成。发现的印模具也较丰富,有碗内壁印模、盘内壁印模玩具模具等。这些印模具特别是碗内壁印模与发现的金元时的碗内印纹相同,如水波纹、缠枝纹、花草奔鹿纹、“风花雪月”纹、荷叶游鱼纹等。同时还出土有制瓷工具,有石碾轮、石轮盘、石臼、石杵、瓷釉套环、釉浆盆等。

瓷器

宋代器物有碗、盘、壶、瓶、灯等。碗器型有多种,内外施满釉,以青釉多见,有青中闪绿,也有泛黄的。纹饰简单,内腹施直线、弦纹,个别的外腹有花卉纹。黑釉与酱釉碗多为素面其造型、釉色、制作处理与宋代耀州窑相近,但是在质量方面显得粗糙。例如胎质较粗厚重,含有许多杂质,胎灰色较重。

金元时的瓷窑遗址较宋代的多,出土的瓷器、残片、窑具也较为丰富。主要烧制碗、盘、罐、盆、瓶、壶、灯盏、尊炉、玩具等品种,均为民间日常生活用品。以青釉器物为主,还有黑釉和酱色釉器物。

安仁瓷窑遗址出土瓷器

黑釉执壶

圆口微敞,长颈,丰肩,鼓腹下收,圈足。流较长而曲,置于肩上,对应处有双绳条曲柄,一端与颈相连,另一端与肩腹相连,肩部有一道弦纹。通体施黑釉。残,修复。

黑釉执壶黑釉执壶

黑釉单柄罐

高10.6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4厘米。直口,长颈,口有一流,折肩,鼓腹下收,圈足,流缺,对应处有曲柄,现已残缺。通体施黑釉。

黑釉单柄罐黑釉单柄罐

青釉刻花执壶

通高17.6厘米,腹径16.3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11厘米。圆口,微敞,长颈,圆鼓腹,圈足,肩设曲六棱形流,扁形曲柄。通体施青釉,温润光亮,肩与腹部饰花卉纹,肩部刻划折枝牡丹花,对称绕肩,腹部分区斜刀刻莲花纹围绕一周,花茂叶盛,中间盛开一朵荷花,周围硕大荷叶迎风摇摆,深刀处青釉堆积厚,具有立体效果。胎土灰色、坚硬。其时代为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

青釉刻花执壶青釉刻花执壶

青釉“风花雪月”海水纹碗

口沿残缺,敞口,弧形腹,圈足,施青釉。内底有一砂圈,内腹口沿下有一道弦纹,在弦纹与砂圈间有一周印花海水波涛纹,其间有“风花雪月”四字。砂圈与足底无釉露胎,胎是土白色,质坚硬。

青釉“风花雪月”海水纹碗青釉“风花雪月”海水纹碗

黑釉研钵

残,高6.2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7厘米。敞口,厚唇,弧形腹,圈足。外施黑釉,内无釉露胎,有刻划的直线,胎体较厚,为研磨用。黑釉光亮温润,胎土白,坚硬。

黑釉研钵黑釉研钵

坐孩

宋代,红胎素烧,外施白衣,高29.5厘米。坐孩宽额凤眼,秀鼻小嘴,胖呼呼的脸上漾着笑意,双手抱球低足端坐。

坐孩坐孩

浴孩

宋代,红胎素烧。盆径5.8厘米、底径2.8厘米、高3厘米。盆呈瓣状,盆内水波粼粼,盆内浴孩双腿架于盆沿,左手伸向脑际,右手在水中戏耍。

浴孩浴孩

研究价值

编辑
安仁瓷窑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代北方窑炉史提供了新的依据。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安仁瓷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安仁瓷窑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

安仁村民委员会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安仁瓷窑遗址,路程约2.9千米,用时约6分钟。

下一篇 汉云陵

上一篇 沙河古桥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