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千金塔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阳千金塔合阳千金塔

合阳千金塔,又名白衣寺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天合园园内,是明朝的遗址。

合阳千金塔系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合阳县城槐里人康守己为补合阳文脉捐银千两而建,是合阳现存4座大塔中唯一有确切建筑纪年者。合阳千金塔为密檐式八角形空心砖塔,共十三层,底边长3.3米,高约35米,是合阳县的风水塔。层间叠涩出檐,砌菱角牙子。塔顶平砖攒尖,塔刹无存。塔向东北方向倾斜严重,古塔之所以倾斜,是黄河河道地层切割和地球自转影响原因所致。塔顶长一柏树,高3米有余,根扎砖缝之间。合阳千金塔属风水塔类建筑,是研究关中东部渭北地区明代的塔幢建筑、民间文昌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年10月7日,合阳千金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合阳千金塔

外文名: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天合园园内

地理位置:陕西省合阳县

所处时代:明朝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464-3-26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合阳千金塔系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合阳县城槐里人康守己为补合阳文脉捐银千两而建。

1957年春,合阳县委、县政府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代,以千金塔为中心,修建烈士陵园。

合阳千金塔合阳千金塔

2008年,合阳县城创卫时以合阳千金塔为中心建成“天合园”广场。

建筑格局

编辑

合阳千金塔合阳千金塔

合阳千金塔为密檐式八角形空心砖塔,共十三层,底边长3.3米,高约35米,是合阳县的风水塔。现塔周围有近年增设八角形合基和砖护栏。塔身底层较高,第一层向北有券门,宽1.05米,高1.58米。檐下有斗拱、额枋及垂花柱,斗栱为坐斗加麻叶出卷云头式。券门正中上额处有“千金塔”三字砖匾。第二、六、十级有南北向劵门各一。四、八层东西两面辟券窗,券窗不仅在竖向荷重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还有装饰美化的作用。其余各层各面均为素面。层间叠涩出檐,砌菱角牙子。塔顶平砖攒尖,塔刹无存。塔向东北方向倾斜严重,古塔之所以倾斜,是黄河河道地层切割和地球自转影响原因所致。塔顶长一柏树,高3米有余,根扎砖缝之间。

文物遗存

编辑

合阳千金塔合阳千金塔

合阳千金塔底层券门正中上额处有“千金塔”三字砖匾。塔身有砖雕。

文物价值

编辑

合阳千金塔合阳千金塔

合阳千金塔属风水塔类建筑,是研究关中东部渭北地区明代的塔幢建筑、民间文昌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记载

合阳千金塔合阳千金塔

据清隆本《郃阳县全志》载:“(县城)东南有土山,山上有魁星庙,庙西有千金塔,万历乙西义民康守己输千金创建者。”可知塔为魁星庙附属建筑,由康守己一人捐资“千金”而得名。时人创建该塔,意在补合阳文脉。

风水塔

据《阳宅三要详解》曰:“凡都省府厅州县场市,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地修高塔,皆为文峰。”风水塔在明朝时期开始盛行,它是中国本土文化的道教和儒家,利用佛教文化的佛塔形式而建造的文笔塔等,并赋予它新的寓意,因此“风水塔”统称为“文笔塔”。

保护措施

编辑
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合阳千金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合阳千金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合阳千金塔保护范围为塔基四周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合阳千金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天合园园内。

合阳千金塔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合阳千金塔,路程约2.8千米,用时约8分钟。

下一篇 柳枝关帝庙

上一篇 蒲城海源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