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安革命旧址 编辑
保安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炮楼山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7月3日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10日为中共中央所在地。
保安革命旧址有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室和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旧址等。毛泽东旧居,系一排5孔石窑,依山开凿,坐东面西。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室旧址,系1孔坐东面西的石窑洞,依山开凿。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保留有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党总支书记莫文骅、一科科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的旧居及一科教室和学员住室等窑洞11孔、瓦房3间。保安革命旧址,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朱德、王稼祥、李维汉、林育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同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2006年5月,保安革命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保安革命旧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炮楼山麓
所处时代:1936年~1937年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1069-5-19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7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率中央党政机关、军委各部和红大撤出瓦窑堡到达志丹县城(原保安县),并确定志丹县为红色京都。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保安,于1月13日进驻延安。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3日和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室旧址召开研究西安事变问题会议。同年12月27日,召开研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时局问题会议等。
1966年1月,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建馆。
1997年,建“红都保安”陈列室。
保安革命旧址
保安革命旧址,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7月3日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10日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旧址位于延安市志丹县城内,是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赤色之都”。保安革命旧址有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室和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旧址等。
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在此签署发布《中华苏维埃政府对哥老会宣言》,并多次会见采访西北苏区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此还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等重要著作,并同其他中央领导一起,制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室旧址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室旧址,系1孔坐东面西的石窑洞,依山开凿,窑洞进深约11米,宽约7米,高4.5米。中央政治局在此曾多次召开会议。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保安革命旧址的组成部分。该旧址位于志丹县城南前桥沟半山腰,占地面积约3052.6平方米。保留有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党总支书记莫文骅、一科科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的旧居及一科教室和学员住室等窑洞11孔、瓦房3间。该校前身为瑞金时期的中央红军政治学校,后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现旧址为校部及一科学员驻地,一科40名学员中有22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林彪、罗荣桓成为元帅,罗瑞卿、谭政等20人为将军,“红大”一科也因此被称为“将军科”。
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
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自1966年1月建馆以来,对外开放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旧居和中央军委会议室、中央政治局会议室、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毛泽东在保安照片
中央机关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人在保安革命旧址居住期间,先后召开了21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发布和实施了诸多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重大政策、决定,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领导红一方面军西征,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大会师,宣告为期两年的万里长征胜利结束;毛泽东在此期间曾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两篇光辉著作;安排接待了第一次踏进红区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医生马海德,《西行漫记》的发表,打破了国民党对红军的造谣诬蔑和新闻封锁;开办了红军大学,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准备了干部力量等。在这里,也留下了由斯诺拍摄的毛泽东身穿黑蓝色军装、头戴灰色红星帽的“毛主席在保安”的光辉照片。
遗址碑
地理位置
保安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炮楼山麓。
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
交通信息
步行:自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人民政府步行前往保安革命旧址,路程约350米,用时约6分钟。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