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编辑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所处时期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包括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及大成殿建筑。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整体呈“回”字形,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单层悬山灰瓦屋顶。门窗多为圆拱形。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留存原天主教堂主教公馆和修女院。大成殿是汉中地区现存体量规模最大、有明确纪年的大成殿之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见证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强烈抵抗,是中国抗战期间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同时旧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汉中历史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2019年10月16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
所处时代:1938~1946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731-5-21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始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落成。
民国十三年(1924年),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所用建筑始建。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影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工学院、农学院独立建院。工学院校址未变,农学院居迁武功,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为西北农学院。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西北联大分为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各院校址未变。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西北联大迁回陕西省咸阳市。
破四旧时期,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教堂建筑被拆除破坏,仅剩主教堂和修女院。
2008年,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修女院在地震中损毁严重。
2018年,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的主教公馆进行了修缮。
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
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整体呈“回”字形,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当年西北联大法商学院在此办学。旧址所用建筑,是城固县留日学生回国后设计而成,最初作为城固县乙等实业学校的校址。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间花园立有“城固县立中学创办”小石碑,单层悬山灰瓦屋顶。门窗多为圆拱形。院内有一汪水池,近旁一棵古树已逾百年。有大小房间60余间。上层有走廊可通四边,二楼全部是教室,大小不等。还有院系办公室,一小图书室可供生阅览。这座楼的东院是盟洗室、洗浴间、厨房及一大一小两座食堂。楼的两边是部分教师宿舍、女生院、男生院。男生宿舍大部分是砖墙或土墙草顶房,小间住一二十人,大间住三四十人,一律双层木床,中间放桌子,共有三排六幢大宿舍和几个小间,可容纳二三百人。院墙外的西边,有一足球场和几个篮球场、排球场。
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
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
修女院呈“口”字形布局,中设庭院。院内各建筑遵循轴线对称原则建造,南北两侧为重檐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东、西两侧为单檐硬山建筑,各建筑朝向庭院一侧均设置由立柱支撑的檐廊,作为建筑区至庭院区的缓冲空间。修女院有上下两层,一层可设置30余间教室,推测北侧教室为对室内光线有需求的绘图教室。各教室之间由檐廊连接,为学生提供了适宜通行和交流的灰空间。庭院内绿树碧水相映衬,景色优美、安静怡人。修女院东南侧为学生宿舍区域,教学区与住宿区动静分区明确且易于沟通联系,学生可通过土坡上的甬道由宿舍前往教室。
大成殿
大成殿
抗战时期,西北联大进步师生在中共联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北联大区队部”,区队部下设城固、古路坝、勉县3个分队,有队员130多人。以“联大剧团”为阵地,编排了《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大路歌》《开路先锋》等抗日救亡歌曲。在陕南各地采取“讲演会”“飞行集合”“诗文朗诵”等方式进行抗日宣传,号召广大民众觉悟起来,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地理位置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
陕西省城固第一中学
交通信息
步行:自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民政府步行前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路程约920千米,用时约14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