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永和桥 编辑
安阳永和桥,位于河南省安阳县永和乡永和集村西头,“永和桥”西距安阳四十里,横跨洹河故道。北宋年间(960~1127),建造安阳永和桥。
安阳永和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39.5米,宽6.8米,桥面弧长31.5米,高8米,全桥通用青石。桥墩为长方体,宽3.7米,长6.05米,是纵横交错垒砌,拱桥曲线缓和,系用肩形石砌成。中间大拱宽7米,两侧桥墩上镌有高浮雕龙头、中孔高,边孔低,主从均衡协调。
2019年10月7日,安阳永和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安阳永和桥
地理位置:河南省安阳县永和乡永和集村西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 号:8-0352-3-15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始 建:北宋朝
明弘治六年(1493),重修。
安阳永和桥基筑在木柱上,在分水尖层下皮可以看见排列有序。粗细不均的木桩。桩上有0.3左右厚的垫层,垫层上为桥墩。桩长1.5至2米不等,桥墩前部尖锐,以利分水,墩石是用青条石南北顺砌而成。分水尖长2米至4米不等(尖至券脸石外皮)、宽3.7米左右(分水尖最宽外外皮至外皮)。桥墩南面发掘出的分水尖6层至7层不等,高2米至2.4米左右(不包括垫层和木桩)。北面发掘出的分水尖8至9层左右,高1.9米至2.4米不等(不包括垫层和木桩),左次孔和右次孔的左右两端桥墩呈八字形散开。分水尖最上层青石长2米至几十公分不等,宽20至70厘米不等,北面东孔分水尖最上一层青石有铁槽,起拉固作用。
安阳永和桥
拱券
安阳永和桥原传为“五孔连桥”,两端还造有桥门,经发掘查明为一券一伏,不同跨度的三孔石拱桥。主拱券的拱轴形式,基本上为半圆形,拱为一券一伏。南面发券的方法为单层券,券紧密并由十二块扇状石券起,券上卧铺的伏由十八块条形长短不一的青条石砌筑而成。北面发券的方法同南面一样,也为单层券,不同于南面的是,券由十四块扇状石券起,而券上的伏则由十九块长短不一的条形青石砌成。两边券脸石高50厘米左右,厚46厘米左右,伏厚15厘米左右。拱券跨度,南面东西向跨度在7米左右,孔高3.4米左右。北面东西向跨度7.1米,孔高在3.8米左右,两拱券南北均5.8米左右(指伏与伏之间),拱券的排列方式为纵联式,均由青条石长短不一互相错开排砌而成,石长1米至几十公分不等,竖缝交错。
栏杆
安阳永和桥栏杆为青石所制,长1.6~1.8米之间不等,宽65厘米,厚10~20厘米之间。栏板两端均匀有插入柱子的卯中,以稳定栏板。每块栏板下皮两端都支承于长方形的垫石上,简单朴素,更能增加镂空效果。南面存有5块栏板,5根望柱;北面存有10块栏板,11根望柱,抱鼓石两块。望柱左右两端均刻有卯口,深5~8厘米不等,宽4~10厘米不等,以利左右栏板插入。望柱高在1.05米~1.1米之间。
安阳永和桥
2019年10月7日,安阳永和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址
安阳永和桥位于河南省安阳县永和乡永和集村西头。
安阳河桥
交通
从安阳市的文化宫十字路口北面的公交站台,坐安阳至北郭,或者安阳至辛村的公交车,到永和村下车就可以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滑县县委县政府早期建筑
上一篇 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