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店遗址 编辑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店遗址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位于河南省州市瓦店村东部和西北部的台地上,占地100万平方米,是1979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是河南省内的一处夏代早期重要都邑性遗址,先后被纳入“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工程”“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考古项目。

瓦店遗址主要包含有龙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遗存,并以晚期遗存为主。是龙山文化晚期全国面积最大的人类聚落遗址之一。以地面起建的大型建筑基址和奠基坑为代表的遗迹,以及以精美陶酒器、玉鸟、玉璧、玉铲和大卜骨为代表的遗物,都表明此遗址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规格是很高的。1981年以来,国家和省有关考古研究单位多次对瓦店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一批重要成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作出了贡献。 瓦店遗址共清理出柱洞十一个,灰坑一个,墓葬二处。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还有一些石器。

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瓦店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6月25日,瓦店遗址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揭露出大型祭祀遗迹的全貌,让夏代早期的祭祀情景重现天日。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瓦店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禹州市火龙镇瓦店村东部和西北部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10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批准文号:国发〔2006〕19号

编号:6-132-1-132

历史沿革

编辑
1979年,进行调查时发现禹县瓦店遗址。

1981年,由省文物研究所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

瓦店遗址瓦店遗址

1982年秋,又作了第二次发掘。

2022年6月25日,瓦店遗址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揭露出大型祭祀遗迹的全貌,让夏代早期的祭祀情景重现天日。

遗址特点

编辑
瓦店遗址,呈东南、西北走向,长1000余米,宽500余米,城墙外有壕沟,其不远处通过钻探证明是古颍河河道。 颍河在瓦店遗址北面约1千米处由西向东南流过,其故河道紧濒遗址的北、东两面。遗址南面1千米为许昌至洛阳的公路。麻地河位于遗址与公路之间,由西北向东南汇入颍河。瓦店村的西北部及南部的一部分建于遗址之上。遗址保存最好的部分位于村子东侧的高台地上,台地的东面被颍河(故道)冲刷去一部分;北面由于平整土地及修建道路,也遭到了较大面积的破坏;南部因过去修建寨墙取土而被挖成条大沟,将遗址拦腰截断;西面由于群众长期取土将遗址上面削去了1~2米。台地高出于周围地面1~7米,南北长约200东西宽约19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瓦店遗址文化堆积初步分为四期:第一期文化遗存属龙山文化早期,第二期文化遗存属龙山文化中期,第三、四期文化遗存均属龙山文化晚期,为同一文化类型的不同发展阶段。瓦店一期所出的高扁足鼎、横篮纹深腹罐、圈足圜底罐具有明显的龙山文化早期遗存的特点,其相对年代与登封告成北沟遗址及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龙山文化早期遗存的年代大体一致。瓦店一期遗存与二、三、四期遗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环,瓦店遗址二、三、四期遗存衔接较为紧密。

瓦店龙山文化遗址,主要由西北台地和东南台地两部分组成,其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是所知河南境内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也是龙山时代颍河中游地区的中心聚落之一。

在瓦店西北台地发现大型环壕(HG1),其防御是由人工壕沟与天然河流共同构成的。所知环壕围成的面积达40万平方米。在瓦店西北台地环壕范围内,在其东部偏南处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WD2F1)。

<p>瓦店遗址出土文物

瓦店遗址出土文物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出土文物

瓦店遗址出土文物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瓦店遗址出土遗物丰富且等级高,以列觚(可能为度量衡器)、刻划符号(鸟纹)、白陶或黑陶(蛋壳)或灰陶的成套酒器、玉器等为代表。瓦店遗址中发现了龙山文化晚期环壕和大型夯土建筑。

遗迹

瓦店遗址共清理出柱洞十一个,灰坑一个,墓葬二处。

柱洞分布在两个探方中,均遭后期破坏。柱洞多为圆形,直径8~30厘米、深8~28厘米、间距30~60厘米,未发现有居住面。

灰坑,位于瓦店遗址中部偏北,开口于第五层下,为圆角长方形,口略大于底。上口长1.72米、宽0.84米、底部长1.6米、宽0.7米、坑深0.28米,坑内为松软的红褐色土,包含物较少且多破碎。出有小口高领瓮、平口瓮、深腹罐、细颈壶等的残片。

清理的两座墓葬均无明显墓圹,也无随葬品。系于深黄色土上挖浅穴,然后陈尸于穴中,再用深黄色土掩埋,故无明显墓圹。

瓦店遗址大型祭祀遗迹全景瓦店遗址大型祭祀遗迹全景

2022年6月25日,瓦店遗址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揭露出大型祭祀遗迹的全貌,让夏代早期的祭祀情景重现天日。此次揭露出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位于瓦店遗址西北部台地上,南北长约31米,东西宽约26米,平面呈回字形,面积约800平方米。在该建筑的四周,发现数条与之相关的围沟。在夯土建筑基址上,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内容丰富的遗存,专家推测,这些均与大型建筑上的活动有关,包括:与燎祭有关的红烧土面、红烧土坑,与瘗埋有关的五谷坑、重要遗物坑,与祭祀活动相关的人牲(人骨坑)、牺牲(动物坑),与摆放祭品有关的黄土墩,与祭亭类设施有关的柱洞等。

遗物

瓦店遗址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还有一些石器。

陶器以夹砂灰褐陶、夹砂红褐陶为大宗,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也占有一定数量,还有少量的泥质黑陶、橙黄陶和泥质红陶。纹饰以横篮纹和素面为大宗,还有少量的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等,纹饰较浅而疏乱。胎质一般较厚,且厚薄不均,器表颜色杂乱不一。器物制作粗而不规正,火候较低。器形有:深腹高足鼎、罐形高足黑、深腹罐、瘦腹鱸、盉形罐、小口高领瓮、平口瓮、盆、壶、细颈壶、圈足盘、瓶、圈足小杯、碗、器盖等。

石器有磨制石斧和琢制的黑色燧石小石片等。

瓦店遗址遗物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背景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000~5000年,属夏早期,当时还处在奴隶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极其落后,人们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和生活,国家的管理体制处于雏形。

研究价值

编辑
专家们一致认为,瓦店遗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址,对于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7年,瓦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收获,是全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两大亮点之一;瓦店遗址规模大,内涵丰富,保护和研究的意义较为重大。

瓦店这个古城遗址的发现,为禹州的“华夏第一都”之称,又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 瓦店遗址发掘与夏早期文化研究关系密切,有利于在瓦店新的考古工作中广泛开展多学科研究。

在夯土建筑基址中发现用于奠基祭祀的人牲遗骸数具,在“回”字型夯土建筑院落的垫土中亦发现有用于奠基祭祀的人牲遗骸,由此表明该夯土建筑的高等级。

瓦店遗址祭祀场景的重建,是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具体体现,对于研究龙山文化时期的祭祀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06年5月,瓦店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位置

瓦店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瓦店村。

交通

从禹州汽车站乘坐23路公交车,后转7路公交车到达。

瓦店遗址

下一篇 石固遗址

上一篇 钧台钧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