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文书院钟楼 编辑

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

汇文书院钟楼汇文书院钟楼

金陵中学主校区内的汇文书院钟楼是南京市19世纪末的最高层建筑,也是基督教在南京建造的现存最早的学校建筑,占地约330平方米。汇文书院钟楼是金陵中学的标志性建筑。钟楼的图案被金陵中学校徽所使用。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汇文书院钟楼

位置:南京市金陵中学

修建时间:1888年

面积:330 m²

地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色

编辑

汇文书院钟楼

汇文书院钟楼原为五层,重建时改为四层并保留至今。主体改为二层,原第三层改为阁楼。大钟在最高层,通高1.3米,宽1.4米,是由美国贝尔铸造公司铸造的“博尔登教堂大钟”。

钟楼属于美国殖民期的建筑风格。平面图是“申”字形,整体对称。墙面为青砖,勒脚、檐口等处有精细的装饰线脚。每层楼的窗户上沿及水平绕墙体一周还有外凸的橘红色装饰线。门窗为半拱形木质结构,楼梯为木质结果,室内铺有木质地板。屋顶为四坡形,由水泥方瓦铺设,东西两间房设有壁炉和烟囱。

发展历史

编辑

汇文书院钟楼于1888年春季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的傅罗创办汇文书院时建立。

1917年9月屋顶失火,由美国美以美会拨款重建。

民国时期,蔡元培徐悲鸿、宗白华等人常在此聚会。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后,钟楼的地下室一度成为藏匿和保护妇女免遭日寇蹂躏的处所。

钟楼产权在渡江战役前一直为美国美以美会所有,之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收,归金陵中学所有。

1991年,汇文书院钟楼于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2006年,作为金陵大学旧址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2013年,钟楼进行了抗震加固。

2013年,钟楼作为金陵中学行政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