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 编辑

江苏省南京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现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分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两部分。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位于东侧,包括国民政府旧址门楼、国民政府旧址大堂、国民政府旧址礼堂、国民政府旧址二堂及国民政府旧址总统会客厅等建筑;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位于西侧,为一座仿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

2013年3月5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

所处时代:民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 7-1707-5-100

历史沿革

编辑
清朝时期,此处为两江总督衙署。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江宁府(今南京),定都江宁府并改称天京,在两江总督衙署旧址上建太平天国天王府。

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军将领曾国荃率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天王府被焚毁。

清同治九年(1870年),曾国藩在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上重建两江总督衙署。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两江总督张人骏在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的煦园西侧建花厅 。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清两江总督衙署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结束,并成立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

民国二年(1913年),南京留守府被辟为讨袁军总司令部。

民国二至十六年(1913—1927年),讨袁军总司令部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

民国十六年(1927年)9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为国民政府所在地。

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民政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 。

民国十八年(1929年)12月,清两江总督衙署辕门被拆除,并新建国民政府门楼 。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国民政府被日伪占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南京国民政府所在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

1958年,国民政府旧址门楼铁质大门被拆除,换装为木门。

2003年,国民政府旧址门楼铁质大门按原样恢复 。

2003年3月1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被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

建筑格局

编辑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分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两部分。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位于东侧,包括国民政府旧址门楼、国民政府旧址大堂、国民政府旧址礼堂、国民政府旧址二堂及国民政府旧址总统会客厅等建筑;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位于西侧,为一座仿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

主要建筑

编辑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位于西侧,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是典型的仿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外面再加以粉饰。单层七开间,朝南有一外走廊,有十二座拱形落地窗,拱的上部中央均嵌拱心石,下为铸铁空花栏杆。房屋基座有一米多高,正中抱厦向南突出二米多,顶部饰有山花,东南西三面各有一拱形门。正中间是穿堂,一般作为衣帽间。西边一大间,为两江总督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后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办公处。孙中山曾在此举行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东边第一间是小会议室,兼作会客室。第二间是办公室,孙中山曾在此办公。最东边一间是休息室,曾作为孙中山工作之余小憩的地方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

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

国民政府旧址门楼

国民政府旧址门楼

国民政府旧址门楼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西式二层建筑,是典型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建筑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朝南立面的外部采用标准的八根古罗马爱奥尼亚立柱,柱头上雕有卷涡纹样,整个裸露部分均作天然石料状处理。门楼为阶状女儿墙,正中竖有一根旗杆。外侧立面开有三座拱形门,上部拱形部分为空花铸铁窗,拱的中心嵌有拱心石。立面上端有巴洛克装饰的线脚。内侧则为三座方形门 。

民国政府旧址大堂

国民政府旧址大堂

国民政府旧址大堂位于门楼北,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为两江总督衙署大堂。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典礼在此举行。民国十六年(1927年)作为国民政府大堂。建筑为单层双檐硬山顶,顶覆黑琉璃筒瓦,屋脊两端翘起,内立有24根红柱,青砖铺地 。

国民政府旧址礼堂

国民政府旧址礼堂

国民政府旧址礼堂位于大堂后西侧,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为两江总督衙署大堂西暖阁的一部分 。

国民政府旧址二堂国民政府旧址二堂

国民政府旧址二堂

国民政府旧址二堂位于大堂北,与大堂以玻璃穿堂相连,为一座砖木结构大厅,内置八根立柱,东西各有小门通向礼堂和总统府参军处。北门为拱形木门,门的上部为空格窗。北侧外部由屋顶向下倾斜,是典型的西方建筑形式。五座拱形门上部均嵌有拱心石,上布西式花纹。北部拱形门外,建有敞开式的中式穿堂与后面的西式会客室连结。四面又有多座西式拱形门廊连结周围的各幢建筑 。

国民政府旧址总统会客厅

国民政府旧址总统会客厅

国民政府旧址总统会客厅位于二堂北,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为一幢西式平房,正面为拱门,门的周围雕有总统府特有的回形花纹。两侧是外走廊,分别是六座拱形落地窗,下为铸铁花栏,上嵌有拱心石,窗两边有万年青图案浮雕。中走廊两侧有护墙板,顶部是雕花装饰,悬一盏铜质进口吊灯。门前是五级彩色磨石子台阶。建筑东西各有一大间。东为会客室和休息室,西为外宾接待室 。

文物保护

编辑
2013年3月5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旅游信息

编辑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