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阳城遗址 编辑
曲阳城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乡城南村西的北小岭南,是汉代遗址,面积约6.7公顷。
1987年,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考证为汉代曲阳县城遗址。遗址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300米,城垣保存完好,出土了汉筒瓦、板瓦、瓦当、陶尊、铜镜、军假司马铜印等文物。根据史料记载,曲阳城遗址是太平道教起源地。曲阳城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连云港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曲阳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曲阳城遗址
地理位置: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乡城南村西的北小岭南
所处时代:汉
占地面积:约 6.7 公顷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153-1-153
曲阳城遗址
1987年,南京博物院与连云港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东海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曲阳乡的后曲阳村发现了一个古城遗址,考证为汉代曲阳县城遗址。
曲阳城遗址
曲阳城遗址
铜印
“军假司马”铜印,1988年,曲阳城遗址出土。汉代,铜,通高2.2厘米,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
考古学者考证曲阳城遗址为汉代曲阳县城遗址。曲阳古城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史载:道教的先驱干(一作于)吉,乃琅琊人,40岁时长居曲阳城南的道观蟾官阙讲课授徒,著有170卷的经典著作《太平清领书》,并就自称这本“神书”得于“曲阳泉水上”。于吉后收徒宫宗。官宗在师傅的悉心指点下,发扬光大道教精神,把蟾官阙改建成蟾蜍寺,香火旺盛波及周遍数百里。从西汉高祖算起,到唐武德八年(625年)止,曲阳古城历经兴衰,前后繁荣了800多年。北宋嘉佑三年(1058年)古城的蟾蜍寺被毁,逐渐荒芜。于吉所著的《太平清领书》大概成书于汉安帝时(107~125年),是最早的道教理论书籍,对道教经典《太平经》的成书有很大影响,也有专家认为它就是《太平经》的原形。
曲阳城遗址
曲阳城遗址
地理位置
曲阳城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乡城南村西的北小岭南。
曲阳城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曲阳城遗址,路程约16.4千米,用时约34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