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图书馆旧址 编辑

浙江省杭州市境内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图书馆旧址浙江图书馆旧址

浙江图书馆旧址,分别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102号、西湖区西湖街道孤山路28号。清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孤山馆舍动工兴建,民国二年(1913年)3月25日,正式开馆;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大学路馆舍建成,次年9月15日正式开放,并定为总馆,孤山馆舍遂为分馆。

浙江图书馆旧址由大学路馆舍和孤山馆舍组成。大学路馆舍整体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是一幢二层仿西洋古典柱式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工”字形,大门顶上是蔡元培所题“浙江图书馆”五个大字,台基上有蒋梦麟奠基的石碑。孤山馆舍由白楼、红楼及青白山居组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2019年10月7日,浙江图书馆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浙江图书馆旧址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102号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街道孤山路28号

所处时代:1909~1936年(1900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584-5-06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清宣统元年(1909年),浙江巡抚增韫,奏请朝廷将浙江藏书楼、浙江官书局归并扩充,创建浙江图书馆。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在孤山动工兴建浙江图书馆舍。

民国元年(1912年),孤山路新馆舍定为总馆,并于次年3月25日正式开馆。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及《古今图书集成》等皆并归浙江图书馆,《四库全书》等移新馆庋藏。

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由前浙江军政府都督汤寿潜遗命捐资二十万元之大学路浙图新馆建成,刘大白为作《浙江图书馆落成记》。次年9月15日正式开放,并定为总馆,孤山馆舍遂为分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5日,浙江图书馆将文澜阁《四库全书》及其他善本先期迁葬富阳鱼山。同年11月底至次月初,又将所藏方志、重要通常类图书、西文书迁葬建德、兰溪,后再迁永康、龙泉,至此共迁出藏书十一万四千一百八十一册。同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浙江图书馆遭受重大损失。大学路总馆被日军侵占,成为日军军营,馆舍遭受严重破坏,书库中钢铁质书架及其他设备荡然无存。

2023年12月5日,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历经四年的馆舍修缮后面向公众重新开放。

建筑格局

编辑

浙江图书馆旧址

浙江图书馆旧址由大学路馆舍和孤山馆舍组成。大学路馆舍整体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是一幢二层仿西洋古典柱式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工”字形。孤山馆舍由白楼、红楼及青白山居组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主要建筑

编辑

大学路馆舍

大学路馆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102号,馆舍整体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是一幢二层仿西洋古典柱式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工”字形。馆舍立面采用古典主义纵横三段式处理,底层为宽阔高大的台基,踏步和台座均为花岗石砌筑,入口平台以红黄缸砖铺地;大门中间16根廊柱雄伟高大,类似雅典神庙风格;一排大窗4米多高,中间三对红漆大门2米多高;大门顶上是蔡元培所题“浙江图书馆”五个大字,台基上有蒋梦麟奠基的石碑;室内大厅平顶为井字梁,楼梯两边立爱奥尼克柱,地面为马赛克砖铺砌。大学路馆舍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造型上强调轴线对称,布局条理分明、分区明确,它既借鉴西方建筑传统形式中的优点,又沿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某些形式特征,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典范。

<p>蒋梦麟奠基的石碑

蒋梦麟奠基的石碑

大学路馆舍内景

大学路馆舍内景

孤山馆舍

综述

孤山馆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街道孤山路28号,由白楼、红楼及青白山居组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原大门位于白楼前花坛南面,后改今址。孤山馆舍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之前为浙江图书馆总馆,1949年后,先后为浙江省文化团体使用,现为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国宝《四库全书》就收藏于此。

白楼

白楼屋顶原有一块民国元年(1912年)“浙江图书馆”石匾,现保存于碑廊内。白楼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动工,次年竣工,平面呈"凹"字形,建筑面积1878平方米,为两层砖木结构西式洋房,采用双基抬梁式基础及内框架整体结构。白楼是国内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建筑,楼前留有“T”形花坛。

孤山馆舍白楼孤山馆舍白楼

红楼

红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原为清政府预备德国太子来杭下榻所建,民国元年(1912年)划归浙江图书馆,为其所用。平面呈矩形,为两层红砖砌洋房,一、二层均采用英式券廊结构,建筑面积671平方米。红楼西建碑廊,陈列有130方碑刻。

孤山馆舍红楼孤山馆舍红楼

青白山居

青白山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是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杨虎的别墅。建筑方正对称,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飞檐翘角,墙体、围栏则选用西式风格,既端庄大方又不失高雅,且富丽堂皇不落俗套。别墅建成后,因故未作内部装饰,据说主人从未住过。

历史文化

编辑

浙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前身为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杭州藏书楼,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杭州藏书楼扩充改建为浙江藏书楼,清宣统元年(1909年)浙江官书局并入,成立浙江图书馆。现有之江、曙光路、大学路、孤山路、嘉业藏书楼五处馆舍,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馆藏实体文献827.65万册(件),电子图书451.79万册,自建和外购数字资282TB。古籍精善本众多,除文澜阁《四库全书》外,还包括唐人写经、宋元明刻本、明清稿抄本、名家批校题跋本以及金石拓片等,古籍善本达15万册,有2881种编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356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馆藏浙江官书局及嘉业藏书楼所藏雕版20万余件。

浙江图书馆浙江图书馆

保护措施

编辑
1989年12月12日,孤山馆舍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大学路馆舍并入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图书馆孤山馆舍,公布名称:浙江图书馆旧址(含孤山馆舍和大学路馆舍)。

2019年10月7日,浙江图书馆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浙江图书馆旧址大学路馆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102号。

浙江图书馆旧址大学路馆舍

浙江图书馆旧址孤山馆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街道孤山路28号。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

交通信息

大学路馆舍

乘坐杭州市内公共交通274路至大学路北口站下车。

孤山馆舍

乘坐杭州市内公共交通7路至新新饭店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