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钱湖石刻 编辑
东钱湖石刻,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上水村下庄黄梅山麓,是以一座墓葬石像生为主,汇集附近村庄散落的古代石刻人物而形成的石刻群。是国内最大的官僚墓葬。 名人墓中以建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史诏墓为最早。
东钱湖石刻群,是以南宋史氏“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名人史浩右丞相(封会稽郡王)、史弥远右丞相等墓前石刻群为主体,以及其他名人的墓前石刻。这批南宋名人墓前石刻,不仅反映墓主人政治身份,而且遗存石刻、建筑填补了中国南宋时期石刻艺术(考古)史的空白。
2001年6月25日,东钱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东钱湖石刻
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上水村下庄黄梅山麓
所处时代:宋至明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5-0450-4-8
批准单位:国务院
南宋绍兴年间重建的大慈寺,此寺后为右相史弥远功德寺,宋理宗特赐“精忠报国”额。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史氏后裔受赌发棺,将旧穴出卖徵仕郎包桢,由于包氏建墓,名人墓虽未破坏,周围环境则遭到大损。
1958年,建造茶场,兴修水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和1974年农业学大寨“变山为田”中,这些名人的古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东钱湖石刻
史诏墓前现存羊、马、虎、武士、文臣以及椅十二件。石刻排列有序、保存完整。
史弥远墓前现保存享殿、宋墓道、石拱桥、古道以及宋石享亭、牌坊的残件。墓穴完整,封土厚实。墓前笋、羊、虎、马、武将、文臣目前均保存在茶场内。
叶史太君墓前墓道、笋、虎、羊、碑以及墓穴保存较完整。
史渐墓前保存牌坊(石柱)、羊、虎、马、武士、文臣、门鼓墩等其中有的破损。墓四周石板顶盖齐全。
明余有丁墓前保存文臣和羊、虎、马等动物,神道上的华表、石笋均保存较完好。
东钱湖石刻
东钱湖石刻的元明墓道中以明神宗朝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1527~1584年)丞相墓前神道石像生墓道为核心,其墓道长200米,宽25米。望柱体量之大,雕刻技艺之精湛,神态表现之传神、细腻,为明代石刻之佼佼者。整组石刻气势雄伟,刻划精致,在现存发现的明墓中较为罕见,是研究当时职官、衣冠、雕刻、墓葬等内容的重要实物。
东钱湖石刻
20世纪80年代文物大普查中,鄞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名人墓石刻作了调查与保护。保护范围:史弥远墓,西南至韩岭-天童公路;东北至墓穴后20米:东南从中轴线延伸15米的山沟脊线;西北由中轴线延伸20米至竹林:整体南北长170米,东西宽35米。史渐墓,保护范围四周各延伸5米。史诏墓,东西墓两侧各延伸10米,南从墓道开始,延伸12米至厂房,北从墓后延伸10米。
1994年,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鄞县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以来,由鄞县人民政府共计拨款70万元修复史渐墓道,启动南宋石刻博物馆建设工程(一期)。
1997年8月,东钱湖石刻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东钱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东钱湖石刻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上水村下庄黄梅山麓。
东钱湖石刻群
交通信息
901、620路车到东钱湖镇,转去上水村的大寺班、联盟班中巴车可达.路程:离东钱湖镇10公里,离宁波市中心30公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