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思寺 编辑
时思寺,为释道合一的祀庙,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二村,海拔1000多米的白象山上。时思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原是梅元屃的守墓庐。明宣德元年(1426年),改院为寺。
时思寺总体布局坐西朝东,由山门、钟楼、大殿、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等组成,总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寺前周边群山耸峙。沐鹤溪自北向南经寺前汩泪流至不远处直泻深谷。形成百仞飞瀑,名“雪花漈”。寺前彼岸为狮山,附近有“石马潜湾”、“龙舌喷珠”等景点,与时思寺合称为大燃八景。曾被誉为“雾中桃园”。寺北侧有巨杉与山门内两株古柏。
1989年12月,时思寺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时思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时思寺
地理位置: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二村,海拔1000多米的白象山上
所处时代:元至清
占地面积:2700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 09:00-18: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0310-3-116
明洪武元年(1368年),刘基书额“时思道场”。
明宣德元年(1426年),改院为寺。
山门
时思寺山门为木结构建筑,三开间,中间大两侧小。有柱无门,中间两柱内外有抱鼓状木雕花饰,上置斗拱承托梁枋,形似三间四柱牌坊。
大殿
时思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重檐歇山顶。正殿上方有长八角形藻井。
钟楼
时思寺钟楼为塔状木结构歇山顶式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平面方形。楼为三层,每层收缩,木板墙体自下面上向内倾斜呈覆斗状。底层正面开门,四面有格栅窗,中间有四根大的木柱直通楼层,四周形成回廊,左侧回廊有一楼梯可登楼层。二层结构与底层相似,四面开窗,回廊顶部与底层不同,为两面坡状,中有脊梁。三层无回廊,四面开窗,顶部四周护壁,中为正八角开个藻井,原有一口千斤重的铜钟,其声响能传15千米之远。
梅氏宗祠
时思寺梅氏宗祠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前后三进。自东而西依次为祠门、前厅、序伦堂、报本堂。报本堂前槽采用减柱法,即以一根粗大阑额横跨明、次、稍间,使室内空间开阔,建筑手法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此外,大殿半圆形拱瓣卷杀及斗底皿板形式的做法又有明显的福建风格。
时思寺
2001年6月25日,时思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时思寺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二村,海拔1000多米的白象山上。
时思寺
交通路线
从景宁畲族自治县坐车至大漈乡西二村即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