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州廊桥 编辑
处州廊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 松阳县。
处州廊桥共包括24座廊桥,其中编梁木拱廊桥14座、石拱廊桥4座、木伸臂梁廊桥4座、木平梁廊桥2座。
2013年5月3日,处州廊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龙桥合并。
中文名:处州廊桥
地理位置: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 松阳县
所处时代:明至民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967-3-00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有确切纪年、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如龙桥、全国现存单孔跨度最大的明代木拱廊桥——兰溪桥、全国廊屋最长的单孔木拱桥——黄水长桥、全国有史料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拱廊桥——大济双门桥和甫田桥,均在庆元境内。
庆元木拱廊桥历史沿革最具连贯性,宋、元、明、清各朝代建造的木拱桥庆元境内均有分布。
庆元木拱廊桥构造科学,造型美观,是古典建筑艺术中的奇葩。
木拱架部分,用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交错成拱,形似“喜鹊窝”。整个拱架不用一钉一铆,“八”字型榫卯结构体系,具备抗压、抗侧移的作用。
木拱架与廊屋连接部分,用桥两端四根“将军柱”(也叫天门柱),从木拱架底垫木直通廊屋顶部,使廊屋与木拱架浑如一体,重心下移至底,稳定重心。
桥面部分,桥面板上依次铺箬叶、木炭、沙石料,最后砌鹅卵石或香糕砖,具有通风、散气、防腐功效。
桥屋造型,集屋宇建筑之大成,廊、楼、亭、殿、阁等应有尽有。天花龙凤、中梁八卦、雕梁画栋、五彩缤纷。挡风板上设各种几何图型的窗口,与廊屋外的自然风景构成天然的扇画、花瓶画、桃符画、月宫画,巧夺天工。
庆元廊桥不仅造桥工艺精良,而且具有广泛功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除了通常意义人们衣食住行所需的交通外,它还与生态环保、休闲娱乐、文赋书画、民俗祭祀等紧密相关。
庆元廊桥与风水环境紧密相关。古代建筑讲究风水,把廊桥建造放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一般都是选址在村庄的水尾。为了“补救风水”,庆元先人把造廊桥作为首选,附之庙堂,植上柳杉、红豆杉、松、柏、垂柳,互为烘托,宛如屏风,使村落整体形成八卦形环状单元景观。人们对趋福避凶的心理追求,形成了村民兴建廊桥、自觉保护廊桥和风水林的良好风气。
庆元廊桥是人们重要的社交娱乐之处。庆元廊桥以它独特的风姿,横跨在溪流山谷之上,方便了村民之间的交往,促进了村寨之间的联系,沟通了与外界的交流。人们在廊桥上休息聊天、遮风避雨、避暑乘凉、聚会交易,浓厚的乡土气息悠然置于青山绿水之间。多少代来,人与桥弹奏着和谐的音符。
莆田桥
廊桥还是人们祭祀的重要场所。廊桥与佛庙、道观、社堂相结合也是庆元廊桥一大特色。桥中央多设有神龛,供奉最多的是观音及金童玉女,地方神灵陈夫人、马夫人、土地公、社主等。廊桥成为乡民寄托美好愿望之所,或保安康,或求财增寿,或求子添女,或求取功名。桥上的神龛和祭祀活动,给古廊桥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庆元廊桥也是一部革命史。从1933年到1949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挺进师、闽东独立师、闽北独立师等在庆元频繁活动,革命前辈的足迹踏遍了庆元的古道廊桥,赋予庆元廊桥红色的神韵。竹口后坑桥就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与敌发生过一场战斗又名“红军桥”。
庆元廊桥自产生就属于民众共有性,其公用性也是任何古典建筑难以比拟的,是一种人性化的古典建筑。建桥修桥护桥的资金绝大多数是募捐集资为主,家族民建为次,官资民助为辅。
庆元廊桥是浙江庆元古代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庆元廊桥不仅是庆元人民的宝贵财富,而且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庆元县不断加大了廊桥的保护开发与宣传工作。
加强了廊桥文物保护工作,如龙桥、后坑桥、兰溪桥、袅桥等得到及时修复,二十多座廊桥被列入国家、省、县级文保单位;
咏归桥
2004年、2007年县政府两度与各乡镇部门签订廊桥保护责任状;
2004年,庆元县举办了浙闽木拱廊桥保护与开发研讨会,并与相关县市联合签署《关于开展浙闽两省木拱廊桥保护研究与开发区域合作的倡议书》;
2005年,庆元后坑木拱廊桥保护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并于2007年5月在庆举办颁奖典礼;
2007年发起古廊桥爱心认护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廊桥保护,已有五座廊桥得到认护或认修;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分别于2004年8月和2006年10月到庆摄制廊桥专题节目,浙江电视台《亚妮专访》来庆拍摄廊桥专题节目,福建海峡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于2008年1月来庆拍摄廊桥专题节目;
县里先后制作了廊桥IP电话卡、廊桥扑克和名片进行宣传;
2007年编辑出版发行《中国廊桥之都——庆元》一书;
2007年,县城动工重建元代蒙州桥,使古代建桥工艺再次重现。
2008年1月,庆元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
2008年6月,“庆元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庆元廊桥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庆元廊桥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濛洲桥
廊桥特点
1、数量最多。庆元有各类廊桥97座,其中木拱廊桥21座,平梁廊桥26座,石拱廊桥50座。庆元廊桥的数量,分别占了全市(150多座)、全省(220多座)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强,是全国廊桥最多的县。(注:廊桥主要存在于浙南、闽北地区)
2、时间最早。大济甫田桥和双门桥是全国有文字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栱廊桥,始建于北宋天圣二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比北宋青州(史称木拱桥最早的发祥地)出现的虹桥要早10多年,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早100多年,而且比现存各地发现的木拱桥始建最早的记录——闽清合龙桥早110多年。假如能够加以证实,那么《中国古桥技术史》木拱部分将因庆元的发现而改写。另外,我县木拱廊桥历史沿革极具连贯性——宋、元、明、清各朝代建造的都有(这在全国也是独有的)。据文字记载,始建于宋代的有甫田桥、双门桥,始建于元代的有蒙淤桥、半路亭桥、咏归桥,其余则分别建于明、清时代。而且,我县木拱廊桥国保、省保、县保一应俱有,文保体系在全国最为完整。
3、质量最高。在各类廊桥中,木拱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如今在我国能保存下来的木拱桥已为数极少,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只在浙、闽两省的丽水、温州、南平、宁德几个地市有所发现,总数仅为100座左右。现存于我县境内的如龙桥,建于明天启五年(公元1624年),距今已有381年历史,如龙桥的结构复杂,工艺精良,功能完备,建筑上颇具宋代遗风,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全国木拱廊桥中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构造特征
庆元廊桥在构造上非常科学,一是底下的木拱架用数十根粗大圆木,科学利用力学原理,纵横拼接对拱而成“八”字型结构,虽无一钉一铆,却牢固异常。二是桥两端4根将军柱(也叫天门柱),从木拱架底垫木直通到廊屋顶部,使廊屋重心下移至底,稳定了重心。三是桥面板上先铺箬叶,箬叶上铺木炭,木炭上才是砂石料,砂石料上再铺鹅卵石或香糕砖,具有通风、散气、防腐功效。此外,从庆元廊桥看,其“三折边”、“五折边”、“交叉木”的木撑拱构架建造已非常成熟,科学地解决了受力问题。
审美情趣
庆元双门桥
总之,庆元廊桥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旅游观光、科学考察最理想的去处。
编梁木拱廊桥
顺德桥
顺德桥
半路亭桥
半路亭桥,又名云岩桥、查洋桥,位于丽水庆元县黄田镇陈边村与中济村之间,1947年重建。半路亭桥呈东西走向,系木拱廊桥,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构成。桥长28米,宽4.90米,拱跨21.2米,矢高5.2米,上覆廊屋9间。木拱架为单孔八字形,由数组圆木纵横交差卯接而成。廊屋九间,面阔三间,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木凳、栏杆,中心间南面设神龛,供奉观音像。梁架较高,用九檩四柱,重檐两坡顶,中心间重檐歇山顶,施望板。屋面方椽、小青瓦合铺。桥身两侧栏杆至木拱架外壁各鳞叠封钉一重挡雨板,桥廊中部三间下重檐下又封钉一层挡雨板,并在中心间北面挡雨板处开启扇形小窗。两桥头筑墙垣,辟长方门作通道。
甫田桥
甫田桥,位于丽水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1937年重建,东西走向,系单孔木拱廊桥,由木拱架和廊屋两大部分构成。木拱架:拱跨9.5米,矢高4.2米。拱架由两层苗木系统组成,甫田桥的拱架系统保存着成熟的木拱廊桥营造技术形成之前的特征,是木拱架系统演变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廊屋长16.5米,宽4.4米,设廊屋5间,桥身外壁封钉风雨板。廊屋梁架为九檩四柱,中心间脊檩上有“中华民国26年丁丑岁大济大理祠吴贞明120代子孙重新建造”题记,梁枋还记录造桥匠人等重要历史信息。
后坑桥
后坑桥,位于丽水庆元县竹口镇,横跨在大泽流往竹口溪河上,康熙十年(1671年)知县程维伊鼎建。又名红军桥,系木拱廊桥,东西走向,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木拱架单孔,净跨28.5米,外观呈八字形,内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组合卯接,形成架设廊屋的拱架平面,其上横铺面板,建造桥屋。廊屋全长36.2米,共15间,面阔三开间5.45米,明间为桥之通道,两次间设长板凳。梁架用九檩四柱,桥屋两侧鳞叠铺钉三层风雨板。屋面通施方椽、望板、小青瓦合铺。
黄水长桥
黄水长桥,位于丽水庆元县合湖乡黄水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1994年维修,2003年因建电站,整体升高1.7米,又名飞阁桥。系木拱廊桥,南北走向,是全国现存廊屋最长的单孔木拱桥,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构成。木拱架为单孔,净跨17.45米,高8.7米,拱架系统由数组圆木纵横交差卯接而成。桥廊全长54.3米,面阔4.9米,设廊屋21间。拱坡桥面,拱跨部分内为木板铺钉,北端十间和南端四间系地面桥,为卵石铺墁。桥身外壁鳞叠封钉风雨板。梁架九檩四柱,明间抬梁式,柱子端部设长方木柱础,梁架结构较简。桥中心间设神龛,供奉观音像,北端第一间设土地公像。屋面方椽、小青瓦,两坡顶。
兰溪桥
兰溪桥,位于丽水庆元县五大堡乡西洋村,横跨松源溪上游支流,东南、西北走向,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修。兰溪桥系全国单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全长48.12米,面阔5米,净跨36.8米,拱高9.8米,有廊屋19间。木拱架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穿插、拼接组成单孔,呈八字形,按桥宽并列有17组拱骨,廊屋置桥面纵梁和水平拱骨以及石砌桥台上,面阔三开间,明间为通道,次间设置长凳,供行人小憩,梁架为九檩四柱,三架梁、五架梁顺檩枋等木构折底部有墨迹题记。当心间屋面重檐歇山顶,翼角发戗起翘,饰牡丹卷草状,上层东、西两面置花窗,下层设藻井,藻井彩绘双凤朝阳和八仙图案。屋面施方椽、望板、小青瓦合铺,无勾头滴水。桥当心间南侧设一神龛。桥两侧从檐口至拱架外壁鳞叠铺钉双层2厘米厚的风雨板,上层风雨板开启扇、桃、花瓶和圆形等几何形小窗,既作采光,又能欣赏窗外风景。廊屋两端立面设封火墙,引桥设踏跺,踏跺两侧构筑八字墙。
袅桥
袅桥,位于丽水庆元县松源镇西门村星光路,横跨在竹坑溪上,东西走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系木拱廊桥,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木拱架:单孔八字形,净跨14.50米,失高4.10米,内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组合卯接,形成架设廊屋的拱架平面,其上建造桥屋。廊屋:全长28.63米,有廊屋11间,面阔三开间3.60米,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木凳,梁架九檩四柱。拱坡桥面,拱架桥面部分铺设木板,地面引桥卵石铺墁。次间檐柱设木板封钉栏杆,桥身外壁鳞叠封钉风雨板(木拱架部分为三层,地面引桥部分二层),上层风雨板开启圆方形小窗。第五间廊屋北侧设神龛,内置观音及金童玉女像。廊屋东端建桥亭,内置四根金柱,外设四根檐柱,重檐攒尖顶,施鹅颈椽卷棚八角藻井。
咏归桥
咏归桥,位于丽水庆元县城,横跨在竹坑溪与松源溪交汇口上,东西走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1924年群众损资重建。桥系木拱廊桥,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木拱架:借自然岩体为基础桥台,净跨21.50米,失高8米,木拱架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组合卯接,形成架设廊屋的拱架平面,其上建造桥屋。廊屋:全长38.75米,有廊屋8间,面阔三开间5.5米,明间为桥之通道,两次间设长木凳,拱坡卵石桥面,梁架用九檩四柱。五架梁上墨绘花鸟、山水字画等图案,中心间脊檩上有“中华民国拾叁年岁逢甲子冬月鼎新重建”题记。桥东端设“补天阁”,设曲梯可登二层阁楼,上下层分别饰天花,阁楼重檐之间四周设木板壁,并在对应面开启圆方形窗以作透光和游人眺望风景。桥西端为凉亭,三面辟门。中心三间为重檐歇山顶。桥身外壁鳞叠三层风雨板。屋面施方椽、望板、小青瓦合铺。
大赤坑桥
大赤坑桥,位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大均乡大赤坑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1923年重建。为木拱廊桥,东西走向,跨赤坑溪上,桥长36.4米,宽5米,净跨30米,矢高6米。两端桥台依山岩块石砌筑,木拱架结构形式与其他木拱廊桥类同。拱坡桥面,廊屋15间,每榀梁架用四柱九檩,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有长板凳。桥身外壁铺钉风雨板。该桥起势很高,气势恢弘,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东坑上桥
东坑上桥,位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东坑村溪涧上,该桥初建于清早期,现存建筑是清同治捌年重修。桥系木拱廊桥,桥长23.7米,宽6.2米,净跨18.7米,廊屋9间,面阔三间,明间为桥之通道,两次间设有长板凳,当心间设有佛龛,曾供奉“千里眼”和“顺风耳”。五架抬梁四柱九檩梁架,屋面方椽、小青瓦,两坡顶,桥身外侧覆盖风雨板,木构件有不同程度的残损。
东坑下桥
东坑下桥,位于丽水景宁县东坑镇东坑村,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是景宁县域现存时代最早的木栱廊桥。横跨东坑溪,东西走向,是古时沟通景宁、青田、泰顺、文成等县古道上的桥梁之一。桥长约24.31米,宽约4.34米,净跨为21.80米。廊屋11间,面阔三间,四柱九檩,明间为五架抬梁。桥建成迄今已逾300余年,期间屡有翻修补漏,现桥基本完整,但木构件有不同程度的残损。2012年,景宁县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落架大修。
莲川大地桥
莲川大地桥,位于景宁县沙湾镇大地村,是景宁县现存拱跨最长的木拱廊桥。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为典型的成熟时期的浙南木拱廊桥之一。桥东西走向,由上下两层系统组成全长51.35米,引桥长10米,拱跨30.6米,矢高7.5米。廊屋18间,面阔三间,四柱九檩,明间为桥之通道,五架抬梁式梁架,两次间设有长木凳,供行人坐憩。桥面除南北两端各一间卵石墁地外,其余以木板铺钉。桥身鳞叠风雨板,镂空扇面、方形、葫芦形、菱形等小窗。梁枋等木构件上有多处墨书题记,其内容有捐禄助建名单,还绘有山水、花鸟、植物、戏剧人物故事等图案。
梅岐桥
梅岐桥,位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梅岐乡梅岐村口,建于1912年,东西走向,因洪水冲毁,次年位于桥南侧15米处重建后再毁,民国14年再重建,1996年对桥廊屋瓦片进行翻新。桥系木拱廊桥,外观呈“八”字形,木拱架净跨26.3米,高4.6米,结构形式与其它木拱廊桥类同。廊屋11间,长35.2米,宽4.65米,四柱九檩,明间通道七架抬梁式,两次间设有廊凳。两端引桥由毛石铺砌而成,拾级而上。拱坡桥面。桥身外铺钉风雨板。屋面小青瓦两坡项,屋面弧线流畅,远观似“老虎背”形式,造型美观。
接龙桥
接龙桥,位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章坑村南侧,横跨于飞云江上游,建于清宣统,现存建筑为民国六年,为木拱廊桥。木拱架高19.6米,净跨19.6米,跨高尺寸等同。廊屋17间,面阔三间,长38米,宽4.5米,梁架四柱九檩,结构较简,梁枋有多处墨书题记。拱架外壁风雨板护封,屋面小青瓦合铺两坡顶。接龙桥因地制宜,巧妙运用两端自然岩体为基础,结构稳固。桥身起势较高,颇具气势,外观造型简朴与周围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石拱廊桥
古溪桥
古溪桥
毓秀桥
毓秀桥,位于丽水青田县阜山乡陈宅村村口处,东西偏南30℃走向,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原桥覆建二间桥亭,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建为廊屋。毓秀桥系依古柏树根跨溪用卵石垒筑单孔石拱桥,桥宽3.31米,桥长11.76米,桥拱跨4.7米,桥拱高3米。桥面覆廊屋五间,梁架为五架,当心间为升起重檐四角攒尖顶。廊桥当心间两侧设栏凳,次梢间各为砖墙廊屋。北面山花墩刻“毓秀桥万历四年建造”纪年。廊桥西面门额书“方处乡”三字,题镌:“双溪此去无多路、八景原来别有天”,“太邱遗泽今犹在、华晁仙踪孰企之”楹联。廊桥廊桥东面门题镌:“秀山佳水江诗情、毓木培根成古迹”,“桥头双溪瑞气凝、亭迎五驳人夕起”楹联。
步蟾桥
步蟾桥,位于丽水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水尾,东北、西南走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1917年重建。系大跨度石拱廊桥,由石拱券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拱券:半圆形单孔,拱跨16.40米,矢高8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叠法做成,桥南侧陆地上台基部分则巧妙的利用自然形成的料石补充;廊屋:全长50.20米,有廊屋18间,面阔三开间5.20米,桥面平缓无坡,中轴线与桥边长条石铺地,其余部位小块石填充。两端设护墙。梁架用九檩四柱,五架抬梁式,以抱头梁出檐单挑。桥身外鳞叠两层风雨板,上层开启几何图案窗,有花瓶、桃、扇、梅花等图案,形态各异。屋面施方椽、望板、小青瓦合铺。桥保存完整,结构稳定,是石拱廊桥实物的典型代表。
来凤桥
来凤桥,位于丽水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北侧,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石拱券、廊屋构成。系石拱廊桥,石拱券:拱跨15.5米,矢高5米,由拱券石横向错缝垒砌而成,整个拱券呈半圆形。廊屋:全长30米,有廊屋11间,面阔三开间6米,明间为通道,部分廊屋次间设长板及美人靠。当心间西南侧设神龛,桥面铺设块石。梁架为九檩四柱,中心间脊檩上有“大清道光十八年……”等题记,其他梁架上留有多处“文革”时期的墨迹。桥身两侧鳞叠铺钉两层风雨板。屋面施方椽、小青瓦合铺。
木伸臂梁廊桥
永和桥
永和桥
济恩桥
济恩桥
普济桥
普济桥
龙济桥
龙济桥,位于丽水庆元县隆宫乡隆宫村,建于明末清初,系叠梁式木伸臂廊桥,东北、西南走向,由伸臂叠梁式木拱架和廊屋组成。叠梁木拱架:净跨4.90米、高3.60米。桥台外壁由伸臂梁和横枋木十字交叉重叠,逐级层层挑出以支撑纵平梁系统。在纵平梁系统上横铺桥面板垫枋木,再纵铺桥面板,形成架设廊屋的构架平面。廊屋:全长20.9米,设廊屋六间,面阔三间5米,梁架为九檩四柱。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木板凳,美人靠。中心间重檐歇山顶,内施锅形螺旋式如意斗栱藻井,在天花板中部开启圆孔,露出层叠斗栱,构成外方内圆。廊屋两侧鳞叠一层风雨板。屋面依次施方椽、望板、小青瓦。据当地长者介绍,该桥东北端通道踏跺上游有三步,下游有七步,故有:“三七步,龙济桥”之称。龙济桥叠梁式的木拱架以及重檐斗栱等构造,型制比较特殊,造型简补,颇具明代风格,在现存廊桥中比较罕见。
木平梁廊桥
环胜桥
环胜桥,位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高演村口,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东西走向,为三层三檐木平梁廊桥。桥用5根粗大梁木(俗称过江梁)横跨溪涧,桥下净高约5.0米,净跨3.55米。廊屋长30.6米,宽5.65米,建廊屋11间,桥身木板铺钉,开启直棂格窗。位于溪面的三间为三重檐歇山顶,上层为魁星楼,中层为文曲星楼,底层为桥通道。
护关桥
护关桥,位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大漈村南端,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为三层三檐双孔木平梁廊桥,东西走向,跨沐鹤溪上。桥长26米,宽6.5米,高9米。廊屋9间,七架抬梁式结构,歇山顶。桥面除留1.75米宽廊子作为通道外,余以木板、梁枋间隔为上、中、下三层,下层为人行通道,中层供行人小憩,上层设一神龛。柱头平身科一斗三升,部分构件雕刻花卉、卷云纹饰。块石筑垒桥墩,迎水向砌成分水尖,以7根直径40厘米“过江梁”承载桥体。
地理位置
处州廊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松阳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