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 编辑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丰州镇桃源宫内天井,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丰州葛姓夫人陈二十二娘为亡夫祈求冥福而建。
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为花岗岩石构筑,通高7米,八角七层,分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幢座上施用八角形水波纹平座,上置覆盆。幢身第一层浮雕双龙戏珠,二、三层浮雕佛像,四层刻“尊胜陀罗尼经咒”,上端横镌“奉为今上皇帝资崇佛幢一座”,六层挑檐翘角,间以仰莲。幢身八面雕刻有陀罗尼经文,以及佛、菩萨、护法神、天神、海浪、莲花瓣等造像和图案。七层幢身与檐均作方形,出檐雕飞天,葫芦顶。除基座用多块花岗岩石砌成外,其余均为整石雕就。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雕刻有陀罗尼经及佛像与图案,为福建宋代石经幢最经典作品之一,是研究闽南宋代建筑、雕刻、宗教、书法及人文状况的珍贵文物。
2019年10月7日,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丰州镇桃源宫内天井
所处时代:北宋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492-4-01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
幢座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
幢身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第四层幢身上刻唐密宗大师不空翻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为楷书,字体端正舒朗、运笔谨严梭利。幢身上方顺时针横刻“奉为今上皇帝资崇佛幢一座”,这些文字排列顺序均采用顺时针方向。
桃源宫又称唐王宫、三会宫,地处古城堡—周井堡北门内,始建于唐光启年间(885~888年),原祀唐太宗李世民。后增祀文武尊王、田都元帅、观音诸神。宫两进,面阔进深各三间。
经幢
“幢”意指旌幡,原本是中国古代作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一种旗帜。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徒在长筒圆形绸伞上写经叫“经幢”,为了便于长久保存,又将经文刻于石柱上叫“石幢”,后来也被世人统称为“经幢”。据《佛教大辞汇》所述,“陀罗尼”是梵语,译为能持,大致是“持善不失,持恶不生”的意思。桃源宫的陀罗尼经幢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据记载,天圣年间南安丰州有一位姓葛的富人去世,按照当地的风俗,其妻陈二十二娘就在桃源宫内为其竖立陀罗尼经幢,替亡夫祈求冥福。所以,这座经幢实际上是为超度亡者而建的。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
地理位置
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丰州镇桃源宫内天井。
陀罗尼经幢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南安桃源陀罗尼经幢,路程约20.3千米,用时约39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