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山关帝庙 编辑
东山关帝庙,又称武庙、关王庙、铜陵关帝庙,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岵嵝山麓风动石风景区内,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 (1387)。 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
东山关帝庙,坐西向东,总体建筑布局严谨,大殿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歌山顶,屋面饰以地方传统手工艺剪瓷雕。庙内饰以金木雕、黄金漆画、石雕等,有“艺术博物馆”之称。
1996年11月20日,东山关帝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东山关帝庙被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授予首批“漳州市对台交流重点宫庙”;2017年10月,东山关帝庙被中共福建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授予首批“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2019年10月,东山关帝庙成功加入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项目,申遗工作有序进行。
2023年2月,东山关帝庙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中文名:东山关帝庙
地理位置: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
所处时代:明朝洪武二十年间
占地面积:2400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7:00-17:00
景区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景点:风动石
编号:4-0250-3-144
明洪武二十年 (1387年),为抵御日益猖獗的倭寇,主持福建军务的江夏侯周德兴在此筑造城池并在城东建一关王祠,“刻像祀之,以护官兵”。
明正德三年 (1508年)正月,云霄富户吴子约与铜山善士黄宗继等9人募众扩建。
清康熙三年 (1664年),庙宇毁于东山迁界。
清康熙二十年 (1681年)重建。清代康熙年间,台湾收归中国版图后,台湾信徒纷纷到东山关帝庙分灵,并不断地衍生与发展;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漳州府志》卷二十八“古迹”记载:“关帝庙,郡城者,在开元寺右,明万历元年(1573年)建,东隅射圃一再北门外里许。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县汪绅文重修,镇海、陆鳌、铜山各有庙。”
后又历清道光二年 (1822年) 、清同治九年 (1870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民国九年 (1920年)及以后多次重修。
东山关帝庙自1992年起连续举办30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平均每年吸引50余家岛内宫庙、团体参加,接待台湾同胞近6万人次,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对台交流活动之一。
1996年11月20日,东山关帝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门
东山关帝庙庙门
大殿
前殿
1990年11月8日,台湾桃园大溪普济堂为首的7间庙宇,奉关帝铜像,前来挂香过炉;此后,频频往返于两岸之间。
1995年1月,东山关帝庙神像从东山港直航基隆。
至 2013 年,东山已举行了二十二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每年都邀请台湾各地关帝宫庙组团前来参加。
关帝庙内回廊厢房、丹墀龙陛,华表僧舍,建筑工艺精湛。庙内存有多方石碑刻、柱础、铜钟、香炉等珍贵文物,其中的金木雕、石雕更是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乃珍中之珍,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地理位置
东山关帝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岵嵝山麓风动石风景区内。
东山关帝庙(东山风动石景区)
门票
东山关帝庙,包含在风动石景区的45元门票内。
交通
厦门、福州、汕头有直达班车到达东山岛,其中厦门湖滨南路汽车站每天上午八点和下午一点有车发往东山。
漳州东火车站前广场有到东山的班车;或坐8路车到新城汽车站转乘到东山的班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