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 编辑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又称芝山红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18号。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原为外国教会创办的寻中学的校长楼,是一座两层高的西式砖木结构小洋楼。旧址洋灰瓦顶;窗格分内外两层,外层镶以白色百叶窗,外观精雅。室内全部是硬木地板,棕红色油漆的家具和陈设。楼房地基颇高,沿石阶而上,楼前有一片空坪。楼下是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罗明以及东路军机关人员住房。二楼靠北侧一间便是毛泽东的住房。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是当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的历史见证,已成为漳州的“红色地标”,时刻提醒着漳州人民牢记革命历史,铭记红军革命精神。

2006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

地理位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18号

所处时代:1932年

占地面积:约 704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969-5-09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中央红军在进攻赣州失利、力量受挫的背景下,红军将士们矢志不渝,在毛泽东主席的率领下,徒步从赣南苏区千里直下漳州。攻克漳州后,毛泽东曾在芝山红楼居住、工作20多天。这期间他主持召开东路军师以上干部会议,并亲自指导地方党组织,为发展闽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57年5月,毛主席居住过的“芝山红楼”改建为“闽南革命纪念馆”。

1971年,“芝山红楼”改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建筑格局

编辑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原为外国教会创办的寻源中学的校长楼,是一座两层高的西式砖木结构小洋楼。该楼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局部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洋灰瓦顶;窗格分内外两层,外层镶以白色百叶窗,外观精雅。室内全部是硬木地板,棕红色油漆的家具和陈设。楼房地基颇高,沿石阶而上,楼前有一片空坪。楼下是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罗明以及东路军机关人员住房。楼梯在房东侧室外,登上二楼,靠北侧一间便是毛泽东的住房。二楼靠南处,是一个宽敞的阳台。

文物遗存

编辑
标语

标语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正面和东侧的围墙上保留着当年红军刷写的“最贫苦工农自动起来当红军”“扩大革命战争,实行土地革命”“工农儿童组织儿童团”等革命标语。

文物

文物遗存文物遗存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陈列有毛泽东用过的床、桌椅、煤油灯、雨伞、米袋、挎包和一对马口铁做的公文箱,还有当年红军指战员的照片等文物。

主要展览

编辑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场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场馆占地面积约704平方米,布置展陈面积约180平方米,有文物藏品1204件,采访资料2件、图书资料2000余册,现布有展陈“中央红军攻克漳州专题陈列展览”“烽火征程——革命战争年代之中共福建省委组织发展陈列展览”等,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芝山红楼”建立的专题性革命历史纪念馆,建于1957年。1971年,改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批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等。

价值意义

编辑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是当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的历史见证,已成为漳州的“红色地标”,时刻提醒着漳州人民牢记革命历史,铭记红军革命精神。

保护措施

编辑
2006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18号。

红军攻克漳州纪念碑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路程约1.4千米,用时4约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