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讲学处 编辑

福建省漳州市境内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道周讲学处黄道周讲学处

黄道周讲学处,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城东郊石斋村前,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原称东皋书舍。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修建,改名为明诚堂。

黄道周讲学处正南朝向,占地1058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天井、庑廊、正堂。主建筑面阔五间,门厅深一间。正堂深三间,左右建两房。其中东侧主房为黄道周卧室。正堂东房为主室、西房为客室。主建筑四周建国墙。门厅和正堂之间为天井和先廊。天井中间设一石盘,称天方盘。。

2019年10月7日,黄道周讲学处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道周讲学处

地理位置: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城东郊石斋村前

所处时代:明朝

占地面积:1058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326-3-12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黄道周讲学处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原称东皋书舍。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修建,改名为明诚堂。

建筑格局

编辑

黄道周讲学处正南朝向,占地1058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天井、庑廊、正堂。主建筑面阔五间,门厅深一间。正堂深三间,左右建两房。其中东侧主房为黄道周卧室,抬梁木结构,青石础,木柱承重,悬山顶。桷廊作卷棚式。正堂东房为主室、西房为客室,门厅两侧东西房为下人居住。主建筑四周建国墙。正对大门部分作一组花窗,西南面开水井;围墙东南血开币花门,使前埋和堂屋成为一个围合式的整体。主建筑正门书“苏海、韩潮”对联。表明了明诚堂浓郁的学术氛围。门厅对联写“人须于刺腹后见天地心,我岂若献献中乐尧舜道”,为黄道周用易理对白身命运志向的参悟。门厅和正堂之间为天井和先廊,虎廊两边均采用四柱承重。是闽南传统民居庑廊的两倍长,天井深达9.5米,宽98米基本呈正方形,宽大空国。天井中间设一石盘,称天方盘。根据天井的面积、天方盘的位置,以及整座建筑采用正南朝向等,说明天方盘是主体建筑,而四周的堂屋均为附属建筑。天方盘正方形,边长3.78米,盘面刻1万多个小方格和8个同心圆。方格和國圈纵横交错,是黄道周用以保存其易学思想的载体。

文物遗存

编辑
明诚堂庭院门楼上悬挂着彭冲题写的“黄道周纪念馆”的门匾,大门上“高风、亮节”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黄道周是明末学者,他一生潜心天文,精通易学,孝经,尤以易学为著,其学溶归藏、连山和周易于一炉,极为精深,影响深远,其著述有《黄漳浦集》《易象正》《三易洞玑》等四十几种行世,其中被《四库全书》改入达十种;黄道周还工书善画,他的书法根植晋人,直追钟王,严冷方刚,自成一体,世称“黄漳浦体”,在明末的官僚阶层居领袖地位,其夫人蔡玉卿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名女书法家之一,夫妻同称书法家;黄道周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半生讲学于浙江的大涤书院,漳州的邺山讲堂,紫阳书院、榕坛问业,漳浦的北山,东皋等地,弟子遍及海内。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黄道周“书法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少年时曾隐读于东山塔屿,14岁往广东博罗游学,24岁考中秀才后,迁居漳浦县城东皋,以教授生徒为生,38岁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授翰林编修,历任兼充经筵展书官。又升任经筵日讲官、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右中允等,罢官时讲学于杭州大涤山、龙海邺山、漳浦北山等;南明福王时出任礼部尚书,唐王即位于福州,任黄道周为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黄道周募集3000多学生和农民北上抗清,在江西婺被俘。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农历三月五日,慷慨就义于金陵(今南京),终年62岁。四年后,遗体由门生归葬于漳浦北山。东山县铜陵镇公园街深井村的故居,为黄道周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的居住地,故居位于东山关帝庙右前侧,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始建于明初,为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砖瓦土木结构。朝西南向。而阔三间。进深两间,一大院、两侧厢房。院内有一一口圆井,日“深井”,井泉甘测。四时不早,故此地称深井村。故居大门上嵌有当年黄道周亲笔题书的“苏峰拱秀”额區。故居中堂置有黄道周大幅肖像,角巾素服。庄重肃穆。配有颂联“纲常万古谁能偶。节义干秋孰比肩”,横批“为善最乐”。为黄学研究专家黄典诚教授拜渴故居时所撰题。祀案上亦置黄道周泥塑雕像,并供有整祀用的否炉。厅堂右墙另挂黄道周与夫人蔡玉卿的肖像。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7日,黄道周讲学处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址

黄道周讲学处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城东郊石斋村前。

黄道周讲学处

交通

乘坐漳浦公交6路可前往黄道周讲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