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瓯文庙 编辑
建瓯文庙,即原建宁府学文庙,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山街道青云社区仓长路163号,始建于宋建炎年间。
建瓯文庙占地面积4968.32平方米。现存大成殿建于清同治八年,两庑及戟门为1985年间重建。庙宇中轴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月池、戟门、拜台、大成殿。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和“四配”,两侧供奉“十二哲”,上面依次悬挂着三块匾额“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和“斯文在兹”,分别由清代康熙、雍正和光绪皇帝题写,用来表彰孔子对古代教育的伟大贡献。
2013年3月5日,建瓯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建瓯文庙
地理位置: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山街道青云社区仓长路163号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4968.32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097-3-39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建瓯文庙
建瓯文庙始建于宋神宗年间。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府学毁于兵。绍兴二年(1132年),重建时将孔庙、府学并立一处。绍兴十五年(1144年),遭水灾倾塌,随即重修。
宋至元,屡毁屡修。
明洪武三十四年(1401年),文庙又毁于火,永乐三年(1405年),重建时府宫将孔庙迁到今址,辟地二十余亩。建筑布局仿照曲阜孔庙,东为孔庙,西为府学。其中有棂星门、泮池、战门、大成殿、明伦堂、经阁、春风堂、藏书阁、集贤堂、聚星亭、崇圣祠等一系列建筑群落。
清同治八年(1869年),大成殿重建,庙内檐柱础仍为明代所造。
建瓯文庙
大成殿
大成殿为九脊檐歇山式建筑。殿内高17米,门阔31.4米,进深22.9米,建筑占地750.46平方米。大殿由34根楠木组成柱群,其中金柱、中柱直径达50厘米。结构严谨,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黄莹飞瓦,金碧辉煌。藻井枋檩饰以云龙、凤凰、麒麟、狮、象等图案,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团凤起舞,四兽奔驰,重彩描金。殿内梁架上布满各种“苏式”彩画,内容多出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演义,人物生动、线条流畅、色彩艳丽。
大成殿正中上方,挂着两面大牌匾,一书“万世师表”、一书“斯文在兹”。下面即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高大彩塑,左右两旁分别是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亚圣孟轲四大弟子。大成殿右后方有一幅明代孔子画像碑,全碑画面清晰,唯右上角断裂,左上角稍有断缺。碑为明代浙江黄严符刻,孔子像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布衣孔子像。
歪才正用
大成殿内柱是楠木原生态柱体,不做截弯取直,稍一加工即成“顶梁柱”,以歪和曲的“身板”支撑起这面阔5间、进深5柱的宏伟大殿。其实这就是古建筑上“柱歪力不歪”的道理。“歪才正用”——正是这些顶梁柱支撑起了宏大牢固的庙堂。这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生动形象却也含蓄的表达:歪材可以正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013年3月5日,建瓯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建瓯文庙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山街道青云社区仓长路163号。
建瓯文庙
交通信息
乘坐建瓯市内公共交通建瓯8路至市立医院站下车即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