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编辑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兴龙社区境内,清宣统三年(1911年)3月建成。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位于广九铁路全长142.8千米的华段(广州一深圳段),该桥地处水路、陆路军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进出广东的重要屏障。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为单线铁路大桥,钢石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占地面积共约2500平方米。当时为广九铁路最大的桥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对广九铁路频繁轰炸,该桥多处中弹穿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有关部门对该桥的钢梁、桥墩进行了检测,并采取钢梁加固、增加载荷、改善限界等改造措施,提高了这座桥的使用寿命。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的开通开创了莞邑铁路及粤铁路建桥史之先河,是省港和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东江流域重要的货物中转站,在保障香港物资供应和促进粤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是广东省内现存最早的一座铁路桥,作为最早的粤港交通线枢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见证了广九铁路的发展历程和中国铁路修筑技术的不断进步。
2013年5月,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兴龙社区境内
所处时代:1911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850-5-24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11年通车时照片
全面抗战争发之初,日本军队为炸毁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和北桥,先后7次进行大规模轰炸。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为阻挡日军南侵,驻守的中国军队奉命炸毁石龙南铁路桥两个桥墩,路轨下塌,广九铁路交通遂告中断。在日占石龙期间,日本人曾多次召集民工修桥,希望打通广九铁路,但因民众故意怠工,加上各方干扰,南桥桥梁一直无法修复,直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3日才恢复全线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央派遣解放军独立师下的一支部队驻守广九铁路石龙南北桥,将驻守北桥的部队也调来驻守南桥,北桥交地方民兵守护。
20世纪70年代,为了适应新式火车通行,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桥墩以上的钢铁结构被重新改造,加高了龙门架,桥墩和桥身沿用清末的建筑。20世纪90年代,因为经过石龙的火车越来越多,桥比较老旧,且当时正赶上铁路提速潮,在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旁边修建新的石龙特大桥与南桥并行使用。
2007年3月,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建成通车。于是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石龙特大桥、广深四线石龙南桥三桥并立。石龙南桥所在的铁路线也在此时废弃停运。
2011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再次被发现。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位于广九铁路全长142.8千米的华段(广州一深圳段),该桥地处水路、陆路军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进出广东的重要屏障。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为单线铁路大桥,钢石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占地面积共约2500平方米。当时为广九铁路最大的桥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对广九铁路频繁轰炸,该桥多处中弹穿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有关部门对该桥的钢梁、桥墩进行了检测,并采取钢梁加固、增加载荷、改善限界等改造措施,提高了这座桥的使用寿命。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共5孔,第1~4孔为70米左右下承椼梁,第5孔为20米左右上承钢板梁,全长324.8米。维修后,南桥第4孔上下盖钣加固纵横梁加鱼型钣,第三孔南端横梁加拼接钣。桥墩为U形桥台圆端形桥墩。1985年,进行换梁大修时将钢桁梁全部更换为新桁梁。
桥头堡
桥头堡为砖砌,高两层,平面圆形,直径约5米,设一门一窗和四个瞭望孔。
地理位置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兴龙社区境内。
江南中路与石龙南桥交叉口
交通信息
自驾:自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路程约3.8千米,用时约1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