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 编辑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吉庆街126号,民国十六年(1927年)曾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地和瞿秋白旧居。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是一栋灰墙红门的两层小楼。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最初为“汉口巨富”刘子敬建造,砖木结构,外观整齐为单元联排式建筑,中间是堂屋,侧面为正房,具有石库门住宅建筑风格。陈列馆大厅门口,是瞿秋白的半身铜像,铜像下方的生卒年月显示为1899~1935年,瞿秋白被捕牺牲时年仅36岁。当时的辅义里27号,楼下是中宣部机关,瞿秋白夫妇住在楼上。旧址总建筑面积约94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馆占地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是中国大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尚存不多的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重要机关旧址,因而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面都具有较高价值。
2013年3月5日,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吉庆街126号
所处时代:1927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803-5-19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十六年(1927年)初,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中共中央各机关亦陆续从上海迁至武汉。同年3月,时任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宣传部委员的瞿秋白抵达武汉,先后主持中宣部和中共中央工作,汉口辅义里27号(即今吉庆街126号)成为中宣部办公地和他的住所。瞿秋白在此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序。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保护性修缮工作完成。
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模型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是一栋灰墙红门的两层小楼。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最初为“汉口巨富”刘子敬建造,砖木结构,外观整齐为单元联排式建筑,中间是堂屋,侧面为正房,具有石库门住宅建筑风格。 陈列馆大厅门口,是瞿秋白的半身铜像,铜像下方的生卒年月显示为1899~1935年,瞿秋白被捕牺牲时年仅36岁。当时的辅义里27号,楼下是中宣部机关,瞿秋白夫妇住在楼上。旧址总建筑面积约94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馆占地面积约400余平方米。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办公室复原场景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有大量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及瞿秋白手稿等革命文物,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斗争历史,详尽介绍了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宣传部以及瞿秋白同志在武汉开展的革命活动。
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中旬左右,中央宣传部主要工作人员黄文容、羊牧之先行到汉。3月,瞿秋白到汉,住在汉口辅义里27号。他以中央宣传部委员的身份负责了一段时间宣传部的工作。中宣部在汉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中共五大召开前,瞿秋白负责党的宣传工作;中共五大后至八七会议前,蔡和森任中宣部部长,全面主持党的宣传工作。瞿秋白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分管党报、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八七会议至中央迁回上海前,瞿秋白全面主持党中央工作,分管农委和宣传部、任党报总编辑。为配合当时的革命形势,他在此指示《汉口民国日报》等革命报刊,掀起支持工农运动的舆论声势。在读到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他亲自为这篇报告撰写预言,并特意将这篇报告转交给中国共产党主办的长江书店,指示尽快出版发行,使这部指导农民运动的著作广为流传,其中“由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与主张,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地理位置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吉庆街126号。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路程约8.6千米,用时约2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中共中央领导人汉口住地旧址
上一篇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