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编辑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都府堤街20号,原为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 旧址整体保存完好,共占地7700多平方米。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内有七幢融合西式风格的学宫式砖木结构建筑, 包括临街门楼、马蹄形教学楼、小礼堂、风雨操场和教工宿舍等建筑。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使民主革命时期国内召开的六次党代会旧址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与同条街上的农讲所旧址、毛深东同志旧居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映衬,成为武汉市一块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的不朽见证和写照,也成为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这个地方是学习中共党史的生动课堂,形式多样的陈列,提高了学习党史的兴趣。
2013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
所处时代:1927年
占地面积:约 77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编号:7-1805-5-198
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学校更名为国立武昌第一小学。
老照片:武昌高师附小原址,现为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民国十一年(1922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共产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在此居住,以教书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这里一度成为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捕杀。各地封建地主势力同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相呼应,与贪官污吏、土匪流氓、反动军官等结成反对土地革命的联合阵线,进行凶猛的反攻。在这种情况下,武汉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趋于复杂化和尖锐化。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决定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开幕式于国立武昌第一小学小礼堂举行。随后,会议移至汉口双洞门黄陂会馆继续进行。在此次重要会议中,董必武和陈潭秋代表湖北党组出席。其他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7名、候补委员3名组成。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大亦在此(国立武昌第一小学)召开。原址小礼堂已不存在,而汉口双洞门黄陂会馆则为现武汉市第七十五中学。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即中纪委的前身在此诞生。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198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对陈潭秋烈士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武昌高师附小旧址进行修缮,开辟《中共五大历史陈列》和《陈潭秋在武汉历史陈列》两个陈列室,批准成立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6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将紧邻五大会址对面的武昌公园打造成都府堤红色主题公园,使都府堤片成为历史风貌文化区。
2007年11月30日,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内有七幢融合西式风格的学宫式砖木结构建筑, 包括临街门楼、马蹄形教学楼、小礼堂、风雨操场和教工宿舍等建筑。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临街门楼
临街门楼由于采用了中西融合风格,建筑内外立面迥然不同。入口为圆形拱门,上端设有凹型圆玻璃亮窗。门两仅各设立柱两根,形成一个中式牌坊框架,居中有矩形雕花匾额,顶端饰有祥云拱卫的立柱和旗杆。门楼外侧开间二层各设有一个挑空小阳台,装饰有铁花栏杆,内侧为红柱支撑连廊连接的上下两层开窗白墙居室,两侧房屋覆盖青色小瓦。二层安装有红色立柱和木质扶手栏杆,环绕整个连廊,红色立柱沿入口分列贯穿建筑上下两层,有石质柱础保护底座柱脚,防止受湖和地面塌陷。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建筑——临街门楼
在入口拱门两端和居中位置,以及两侧四根立柱上,分别刻有不同类型的雕花,拱门柱雕刻疑为君子兰,左右对称陈列。古语有“与人之善,如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则其香化矣”,建筑雕刻中人们习惯芝兰同用,比喻君子之交。两侧立柱上雕刻比较复杂,有梅、兰、竹、菊等四季花卉配合葡萄瓜果纹样,寓意“四季如意”。这些雕刻纹饰样式各异,风格独特,富有情趣和寓意。
风雨操场
风雨操场位于临街门楼后,为一栋西式风格的学宫式两层建筑,即五大会议开幕式会场。其左则为一栋欧式拱形门窗的两层建筑,右侧为一栋单层居室。
修葺一新的中共五大会址
马蹄形教学楼
马蹄形教学楼为三栋一层富有特色的教学楼组成马蹄形,为会址所存的建筑。教学楼群体现了武汉地域特点,要能防雨、防潮,还要通风、凉决快。设计者则是利用了建筑的相关元素,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学按群里面做有双面廊,既增加了荫凉,又增加了学生的外部活动空间。在阴雨连绵的时候,可以开窗通风,增加凉爽。除了外廊之外,教室下面二分之一的部分,在窗台底下设置通风的气窗,使教塞从脚底部能够得到通风。与此同时,楼板下有双重楼板,也设置了通风口,加速通风,变得凉快。
陈潭秋像
2013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
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在武汉市内搭乘地铁5号线,在司门口黄鹤楼站(C口出)下车,步行840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上一篇 中共中央领导人汉口住地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