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江口饶氏庄园 编辑
丹江口饶氏庄园,又称饶氏山庄,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黄龙村,始建于清末民初,建筑面积1118.21平方米 。
丹江口饶氏庄园坐西朝东,分南北两院,为偏正结构,其中北院为正院。丹江口饶氏庄园的正院由大门前天井院、正门中厅、后天井院、正房及南北厢房组成,除中厅两层通高外,其余建筑均为两层。南院为一进院落,无轴线,呈偏心三合院布局,结构简单,前后排建筑为二层,南边建筑为一层,看不出主次建筑,中间天井院较宽大 。丹江口饶氏庄园体现出当时当地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诸多特征,设计考究,建材优质,工艺精良,集中地展示了清代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手法与技艺 。
2019年10月16日,丹江口饶氏庄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丹江口饶氏庄园
地理位置: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黄龙村
始建时间:清末民初
占地面积:1118.21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8-0383-3-186
丹江口饶氏庄园
饶氏庄园(三庄园)南面俯瞰
到了饶崇义这辈,饶氏家族巳发展到鼎盛时期。饶崇义变卖良田好地上千亩,于水田畈依山修建一座庄园。 庄园于清末起建,每日动用各种工匠杂役五十余人,并配有五匹骡马组成的运输队,专门从事运送砖瓦、灰砂、木材、粮草等。方圆10~20千米内选伐上好木料,以作柱、粱; 1千米内选上好土料,立窑场烧制砖、瓦、镂花构件等。庄园主饶崇义亲自到汉口选购图纸, 聘请设计师,又从江浙一带高薪聘请了能工巧匠,耗时十年,于民国十年(1921年)基本建成 。
结构
丹江口市饶氏庄园
丹江口饶氏庄园坐西朝东,分南北两院,为偏正结构,其中北院为正院。该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入口南侧的足有四层高的碉楼。
丹江口饶氏庄园为两路两进的格局,其正院的空间布局有特色。丹江口饶氏庄园的正院由大门前天井院、正门中厅、后天井院、正房及南北厢房组成,除中厅两层通高外,其余建筑均为两层。从前天井院的南侧偏房穿过,可以进入碉楼的一层及附属单层偏房。
丹江口饶氏庄园的南院仅一进院落,且无轴线,呈偏心三合院布局,结构简单,装饰简朴,前后排建筑为二层;南边建筑为一层,基本看不出主次建筑。中间天井院较宽大,适合做一些较大型的活动 。
特点
丹江口饶式庄园
丹江口饶氏庄园建筑注重风水,大多选择在“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山丘上。丹江口饶氏庄园选址虽有山有水,但中国传统建筑正门朝向一向有讲求,饶式庄园的正门正好与一尖锐的山峰相对,使视线受阻。饶氏庄园的朝向不讲究,且与风水中的阴阳相违和 。
丹江口饶氏庄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建于整个主体建筑群之上的碉楼——饶氏碉楼。丹江口饶氏庄园碉楼是整个庄园的最高点, 同时也是整个村落中最高的建筑。整座碉楼外观笔直挺拔, 线条简洁, 与周围的民居形成对比 。
天井院
丹江口饶氏庄园共有三个天井,其一为北院大门与正门之间的前天井院;其二为北院的后天井院,是四合院式;其三为南院的三合院式天井院。天井院是鄂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标志性空间,其本身能起到通风、采光、排水、联系空间的作用。三合院式天井院起源于南方;四合院式天井院起源于北方,不同的形制的天井院共同出现 在饶氏庄园,间接反映出了明清时期移民活动给鄂西北建筑文化带来的影响,更体现出了鄂西北移民地区的南北文化交融特征 。
碉楼
丹江口饶氏庄园碉楼外观
门楼院落
丹江口饶氏庄园
丹江口饶氏庄园门楼内外、上下各分两个层次,正大门居中,其外设有一道罕见的木栅栏,对于正门既是装饰,又是保护。门楼中间的平开木栅栏门镶太极图为后来制作,两侧方形木条扭转45度所形成的栅栏有着唐宋古韵;木栅上方为五方镶板,中间贴有三个圆形云状装饰,镶板上方则是木看梁,附有精美深浮雕;左右方形门柱上石刻花卉;门框、门槛为木雕四时如意、五福临门,并辅以花鸟虫鱼,山水胜景;打开栅门是厚重的正门门板,与栅门之间为垂花门廊,其间置石鼓一对 。
2006年,丹江口饶氏庄园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9年10月16日,丹江口饶氏庄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地图
江口饶氏庄园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黄龙村 。
饶氏庄园
交通路线
从丹江客运进入车站路--沿江大道--水都大道--太和大道--G316(旧),从G316(旧)到饶氏庄园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