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城遗址 编辑

湖北省荆州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鸣城遗址鸡鸣城遗址

鸡鸣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龙船嘴村和王家厂村交界处,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古城址。

鸡鸣城遗址平面略呈圆角梯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城垣大多保存完好,仅东北和西北部缺失,周长约1100米。遗址范围内散落着大量陶片,陶质有泥质红胎黑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纹饰有镂空花海纹、篮纹、线纹等,器形有盘、缸,钵、鼎、杯、壶等。鸡鸣城遗址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聚落形态、人类文明进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

2006年5月25日,鸡鸣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鸡鸣城遗址

地理位置: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龙船嘴村和王家厂村交界处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约 18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0160-1-160

历史沿革

编辑
1996年,调查时发现鸡鸣城遗址。

2014年,荆州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近日对公安县鸡鸣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勘探发现,古城遗址城内表土60厘米以下有跟建筑有关的红烧土遗迹。

鸡鸣城遗址鸡鸣城遗址

遗址特点

编辑

鸡鸣城遗址

鸡鸣城遗址平面略呈圆角梯形,略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部略呈圆弧形,东南角和西南角有明显的转折。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城垣大多保存完好,仅东北和西北部缺失,周长约1100米。 经实地勘探,确认存在北门和东门。城坦外有护城壕,周长约1300米,宽20~30米,深1~2米。城内中部沈家大山带有一高出周围约1米的台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暴露有大面积红烧土。城外东南100米发现处小型遗址,文化层厚1米以上。

文物遗存

编辑
鸡鸣城遗址范围内散落着大量陶片,陶质有泥质红胎黑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纹饰有镂空花海纹、篮纹、线纹等,器形有盘、缸,钵、鼎、杯、壶等,其中饰交错压划纹的粗砂红陶厚胎缸是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标准器之一。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传说

传说有二神夜间在此筑城,商定鸡叫停工。不料本方土地神作祟,提前假装鸡叫,二神闻声弃城而去,故名鸡鸣城。

科研成果

编辑
荆州博物馆考古研究所通过采集的陶片分析,古城内可能还有大溪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遗存,原始社会的三大考古文化遗存都有。

文物价值

编辑
鸡鸣城是一处大型聚落址、文化内涵丰富、年代久远、城垣壕沟保存较好、在长江中游属较少的一处史前城址,是研究原始社会发展和国家起的珍贵的实物证据,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和江汉平原这一地区文明形成过程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鸡鸣城遗址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聚落形态、人类文明进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鸡鸣城遗址保护碑鸡鸣城遗址保护碑

2006年5月25日,鸡鸣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4月,鸡鸣城遗址入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省政府批准公布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

鸡鸣城遗址保护规划平面图鸡鸣城遗址保护规划平面图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鸡鸣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龙船嘴村和王家厂村交界处。

鸡鸣城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从公安县出发经油江大道—油江路—乌海线—鸡鸣城遗址。

下一篇 荆州三观

上一篇 阴湘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