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遗址 编辑
青山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面积约15.7万平方米,是东周时期的遗址。
青山遗址是由从南至北依次为南无名台、朱家冢、小王台、北无名台、中王台、刘家台、邵王台、马脑壳台、马尾巴台等9处高于周边的台地组成,器物主要出土于东周文化层,器型有盆、豆、罐、盂、壶、筒瓦、板瓦等,该层杂有屈家岭时期器物;朱家冢、中王台也采集到鬲、罐、盆、盂、筒瓦等泥质灰陶遗物。青山遗址的发掘为江汉平原新石器时期与东周时期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年10月7日,青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青山遗址
地理位置: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
所处时代:东周时期
占地面积:约 157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时代:8-0098-1-09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青山遗址
青山遗址无名台考古发掘现场
青山遗址位置图
青山遗址
青山遗址文化堆积由南向北递减,主体文化层厚度由100厘米减少至30~50厘米;地表采集物亦是由南至北逐渐减少。
南无名台与朱家冢两处台地连成一体,呈曲尺形。且在南无名台发现约1400平方米的红烧土堆积痕迹,通过试掘,该烧土堆积厚度在70~85厘米左右;在朱家冢发现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夯土层;结合整个遗址范围内暴露的大量板瓦、筒瓦、豆柄、鬲足、罐、盆口沿等现象分析,青山遗址存在东周时期古代建筑遗存,而南无名台与朱家冢是整个遗址的中心,遗址其他区域内的活动很有可能是为这个中心而服务。
南无名台
南无名台与朱家冢相连,被现代水渠隔断,地表较平整。
朱家冢
朱家冢
小王台
小王台台地隆起,呈不规则圆形。
北无名台
北无名台原台地因生产生活几乎被夷为平地。
中王台
中王台台地隆起,现为橘园,大体呈圆形。
刘家台
刘家台台地被夷为平地,根据文化层范围确定该台地为不规则椭圆形。
邵王台
邵王台台地为不规则椭圆形。
马脑壳台
马脑壳台台地呈曲尺形。
马尾巴台
马尾巴台台地形状不规则。台地破坏较严重。
青山遗址南无名台考古发掘的陶豆
青山遗址发掘的陶片
青山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是江汉地区作为楚文化发展中心地区的重要物证,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社会发展、生活习惯、科技水平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考古科研价值。
青山遗址
地理位置
青山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
青山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青山遗址,路程约25.1千米,用时约3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