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城遗址 编辑
邓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团山镇邓城村,是西周至春秋早期古邓国都城,楚、秦、汉邓县治所,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邓城县县城,距今有近3000年的建城历史, 1981年,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樊城北约6公里处团山镇邓城村。南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地势平坦,四周开阔,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这里遗留古迹丰富,如烽火台、玉带井、九冢、宁国寺、城北山湾的古墓群,出土各种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上府簠”“邓公乘鼎”“吴王夫差剑”最为珍贵。未来,这里将规划建设邓城文物公园,关羽水淹七军古战场博物馆将重现当年古战场雄风。
中文名:邓城遗址
所处时代:春秋至南北朝
保护级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城遗址
邓城是春秋时期邓国的故都,楚文王十二年(前678)楚灭邓,邓城又为楚在汉北的要邑。城址近方形,夯土城墙,周长约3150米,现存一般高度为3~5米,东南角为最高点,高出地面约6米。城垣厚20~30米。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座城门。城外护城河宽50米左右,现已改为水田。相传城内偶有铜镞、金粒可拾,城内有时杀鸡还可取出金粒,故有“邓城不卖活鸡”之说。城北4公里左右有蔡坡、山湾、团山等多处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墓地,“邓公乘鼎”和吴王夫差剑也分别出土于山湾和蔡坡墓地。
邓城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它的周边还分布着一些“卫星城”,用来供给、拱卫都城。2005年,考古人员在邓城城址东侧的黄家村遗址发掘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村落遗址,并推测此处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村落。村落中有较多的灰坑、水井、房址,还有用来铸造青铜器的模、范(模具)。
邓城遗址发掘现场
邓公牧簋
西周晚期邓公牧簋
卜骨
卜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