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鸿宾故居 编辑
沈鸿宾故居,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太乙村石乌山下,是湖北省重要的涉台文物。
沈鸿宾故居建筑面积约1404平方米,是一进三重的群宅,为典型的晚清建筑风格,合院布局,以中央厅堂、天井为中轴,左右对称。中轴进深三进,左右厢房进深八间。青色小布瓦顶,门楼呈飞檐翘尾状,共有房间63间,天井9个,为较典型的鄂东南民居,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文物。
2013年3月5日,沈鸿宾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沈鸿宾故居
地理位置: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太乙村石乌山下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225-3-52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建筑面积:1404 m²
2013年9月,国家文物局批复了沈鸿宾故居保护工程项目,咸安区文体新局聘请专业单位为沈鸿宾故居做文物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
2018年,沈鸿宾故居进行维修。
2022年,咸安区人民政府完成对沈鸿宾故居的修缮工作。
沈鸿宾故居高大前方是池塘,山脚下是一片田地,站在院子里,视野开阔。大门很高,门的高低是身份的体现,高门可以骑着马打伞进来,显示地位高低。走进大门,穿过天井,又是一重大门,门额上有一块刻着龙形图案的大理石石匾。 沈鸿宾故居堂屋高大,做工考究,梁枋、窗格雕花,“回”字形石板天井的两侧厢房,木窗雕花线条清晰,工艺精致;屋外青砖到檐,石门、石窗两侧还有防火墙,有不少石雕遭到了破坏,但古宅整体保护完好。
沈鸿宾故居
相关人物
沈鸿宾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清军千总加都司。清咸丰四年(1854年),沈鸿宾随湘军将领塔齐布入火器营,镇压太平军,屡立战功;清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金陵,因此一役,沈鸿宾被提升为提督备用;后因战功升任台湾海营提督。四年后,因缉私不力,沈鸿宾被降为三级提督;清光绪年间,沈鸿宾被再度委以重任,统领台湾马步营,全军驻扎台湾府。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积劳成疾,病死台湾,时年47岁。死后追赠一品封典,授振威将军加勃勇巴图鲁。
2018年,咸安区人民政府对沈鸿宾故居和外围实施白蚁综合治理防治工程。
地理位置
沈鸿宾故居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太乙村石乌山下。
沈鸿宾故居
交通指引
咸宁市内乘坐13路公交车,至太乙洞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