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州关 编辑
岳州关,又名城陵矶海关,俗称上洋关,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城陵矶客运码头东侧。
岳州关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正式开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座关房及附属建筑完工,这三栋英式二层建筑呈“品”字形屹立于湖畔山头,分上、中、下三馆,上为帮办公馆,中为办公地点,下为税务司公馆。中、下两馆由于历史原因已被拆除,现仅存上馆,即上洋关。岳州关帮办公馆坐东朝西,居山丘之巅,处江湖交汇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对过往船只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极好场所。
2013年3月5日,岳州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岳州关
地理位置: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城陵矶客运码头东侧
所处时代:1901年
占地面积:415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名:城陵矶海关、上洋关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文号:国发(2013)13号
编号:7-1825-5-218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1月13日,岳州正式开埠,岳州关匆匆开关。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6日,海关税务司借口原勘的“税务司公馆与邦办公馆地址离大关地方相距太远”,而照会岳州关监督颜钟骥,改将海关邦办公馆建大关附近东面山上,并破土动工。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座关房及其附属建筑完工。
民国八年(1919年),持续了四年的欧战结束,各国经济开始复苏。进出口贸易随之骤增,成为岳州商埠繁荣兴旺的黄金时代。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14日,岳阳县总工会领导城陵矶海关工人和市民,配合农民协会,占领了海关,收回海关权,取消特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克岳州,扣押了海关税务司乔汝庸。岳州海关当局将内班迁移汉口,附设于江汉关办公,巡江司也迁移宜昌海关办公。仅留外班中国人员在城陵矶照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12日,汉口税务司乘坐轮船到达岳州关,视察岳州关的关务及地方情形,汉口税务司认为岳州关暂时没有恢复原状的必要,且还打算裁撤数名现有的外班低级人员,节省开支。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18日,岳州关正式转移常德办公。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国民政府将海关数量紧缩为17个,正式取消了岳州关。
抗战期间,岳州关所属房产全部落入敌手并遭到严重破坏。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岳州城埠获得解放,岳州关重回中方管辖。
2008年,在岳阳海关、湖南省、岳阳市文物部门共同努力和关心下,筹资300万元对岳州关进行了维修。
帮办公馆

税务司署
岳州关
2013年3月5日,岳州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岳州关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城陵矶客运码头东侧。
岳阳城陵矶港
交通指南
从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冷水铺收费站出口,开始驾车前往岳州关,路程大约有17.8千米,需要时间21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