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溆浦崇实书院 编辑
溆浦崇实书院,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岩板村。 创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名“延陵家塾”,系吴姓族学,书院西门仍保留有“吴氏蒙养”四字,清咸丰五年(1855年)更名为“崇实书院”。
溆浦崇实书院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为三进厅庭院式砖木结构建筑。 书院建筑既有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又具西方建筑风情。书院虽为乡村一个私塾,但能看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体现了当时龙潭古镇人们的开放思想和重教情怀。溆浦崇实书院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体制演变发展和书院建筑格局的重要实物。
2019年10月7日,溆浦崇实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溆浦崇实书院
地理位置: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岩板村
所处时代:清代
占地面积:245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396-3-199
清咸丰五年(1855年),更名为“崇实书院”。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族人吴人彦、吴龙兴、吴人念、吴墉、吴九如等又加以扩建,占地约五亩。
溆浦崇实书院
中西合璧式的柱、窗,仍完好无损,每个窗子上面都绘有极为雅致的水墨,雕花小窗俊秀典雅。主体屋架为上下两层,都有回廊相连。屋面为小青瓦,悬山顶,书院前有一半月形池塘。
书院建筑既有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又具西方建筑风情。书院虽为乡村一个私塾,但能看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体现了当时龙潭古镇人们的开放思想和重教情怀。
溆浦崇实书院
历史背景
书院起源于唐代。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田收租,以充经费。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普及于明清,流芳余绪,绵延千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院制度、书院精神,对中国古代人才培养和学术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活动
2020年12月29日下午,温水学校“家风家训促学校家庭教育和德育教育发展”研究小组一行18人,在该校校长章竹松的带领下,来到崇实书院参观学习,退休老师吴长庚带领同学们重温书院的历史。
2019年10月7日,溆浦崇实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1月24日上午,溆浦崇实书院修缮工程(一期)开工仪式举行。
溆浦崇实书院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岩板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