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和森、蔡畅故居 编辑
蔡和森、蔡畅故居,又称光甲堂,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总占地面积约17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
蔡和森、蔡畅故居系湘中乡村天井院式的民居建筑,为典型的砖木结构和穿斗式梁架结构建筑,体现了清末民居的古朴和娴熟工艺。蔡和森、蔡畅兄妹在此度过了8年的童年时光。故居坐落在一处小坡上,门前两口水塘,大门上有邓小平题写的“蔡和森故居”金字红木匾。故居为一栋一纵三横的清末湘中山区普通农舍,构造简易,四周是矮矮的土围墙,由正厅、左右厢房及天井和杂物间组成。房屋被群山环绕,座东朝西,平面布局呈倒“凹”字形。蔡和森、蔡畅故居见证了革命家、领导者的童年生活、建党初心,为缅怀伟人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2013年3月5日,蔡和森、蔡畅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7月9日,湖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告,以蔡和森纪念馆(国家三级博物馆)和蔡和森、蔡畅故居为主体的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故居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蔡和森、蔡畅故居
地理位置: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
所处时代:1899年
占地面积:约 1775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824-5-217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蔡和森父亲蔡蓉峰、母亲葛健豪从上海回到双峰荷叶“光甲堂”定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14日,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人蔡畅诞生在这里,并与蔡和森在这里度过了8年多的童年。
清光绪三十五年(1908年),葛健豪将全家迁回老家永丰镇湄水河畔季家巷。
1985年,邓小平亲笔题写“蔡和森故居”。
2017年,蔡和森、蔡畅故居进行修缮和扩容。
蔡和森、蔡畅故居
蔡和森、蔡畅故居系湘中乡村天井院式的民居建筑,为典型的砖木结构和穿斗式梁架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17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体现了清末民居的古朴和娴熟工艺。蔡和森、蔡畅兄妹在此度过了8年的童年时光。故居坐落在一处小坡上,门前两口水塘,大门上有邓小平题写的“蔡和森故居”金字红木匾。故居为一栋一纵三横的清末湘中山区普通农舍,构造简易,四周是矮矮的土围墙,由正厅、左右厢房及天井和杂物间组成。房屋被群山环绕,座东朝西,平面布局呈倒“凹”字形。
文物遗存
蔡和森、蔡畅故居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是蔡和森曾经使用的旧物。
蔡和森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双峰县城复兴街247号。1988年4月,新民学会成立70周年之际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蔡和森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馆前为蔡和森广场,中央矗立着“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群雕,纪念馆主要收藏蔡和森、蔡畅从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到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文物、实物、照片、著作等。蔡和森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湖南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武警总队党员教育基地、湖南省消防总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湖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湖南省发改委党性教育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游基地等称号。
蔡和森(1895~193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蔡畅(1900~1990年),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活动家。
遗址碑
地理位置
蔡和森、蔡畅故居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
蔡和森,蔡畅故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蔡和森、蔡畅故居,路程约37.6千米,用时约5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
上一篇 新化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