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递村古建筑群 编辑
西递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黟县城东7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已有950年的历史。西递村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 西递村中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是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典范。
2000年,西递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西递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西递村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安徽省黟县
景点级别:AAAAA级
所处时代:明、清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批号:国发〔2001〕25号
编号:321-127
西递牌坊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村古建筑群
西递村古村落布局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风格统一,组合丰富多变,色彩淡雅,装饰精良,是皖南传统村落范例。
西递古建筑群保存明代民居29幢,建筑面积6380平方米(含祠堂3幢及走马楼、牌坊),清代民居95幢,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牌坊
胡文光刺史牌坊
笃谊庭
笃谊庭又称枕石小筑,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原为江南六大首富胡贯三之子,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宰相曹振镛之婿胡元熙的故居。庭院大门为砖砌八字门楼,上嵌 砖雕“紫气东来”横额,大门里向门亭嵌有画轴形石雕门额“枕石小筑”四字。门亭两侧建有花瓶,绿叶形小门洞,分别嵌有“玉壶”、“莺春”砖雕门额,内设当年主人供花木过冬的温室。
履福堂
履福堂
西园
西递西园是徽州古民居中一所较为典型的徽派园林式建筑,其妙绝之处在于房屋与庭院呼应,庭院与自然贯通。西园是西递胡氏二十五世祖胡文照的故居,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4年),已有180多年历史。
惇仁堂
惇仁堂位于大夫第后弄的前边溪畔,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原为村中徽商泰斗,有“江南六富”之一美誉的胡贯三晚年的居所。仁堂古朴而典雅,房屋是五间二楼结构。
敬爱堂
敬爱堂
桃李园
桃李园位于横路街中部,建于清咸丰年间(1831年—1861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是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宅,也是西递唯一的住宅、书馆相配的建筑。后进厅堂两侧有12块雕花木板,上面依次镶西递风景图有书法漆雕《醉翁亭记》全文是出自康熙年间古黟书法家黄元治之手。
西递村古建筑群
2016年,黟县深化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整治提升古村落12个,保护利用古建筑38处。开展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行动,实施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宏村承志堂等8处国保古建筑综合修缮工程,完成屏山、龙江、竹柯等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启动西递、南屏古建筑群消防安防工程。
2018年,黟县政府颁布黟县“十三五”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规划,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安徽省皖南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划计划,以及黟县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等。
西递村古建筑群
乘车路线: 从黟县汽车站搭乘中巴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