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屏村古建筑群 编辑
南屏村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县城西南约4公里处的南屏山下,南屏村始建于北宋时期,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徽商聚居古村落。该村东临碧阳镇,北至碧山乡,因村北有山势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全村占地16.2万平方米。
南屏村古建筑群主要为明清时期建筑。村东西两侧的干溪汇入村北的西瓜河东流而去。全村保存300幢古民居,包括8座祠堂和诸多古民居建筑,另有古井36眼及72条的古街巷。主要建筑有叙秩堂、叶奎光堂、孝思楼、敦睦堂、慎思堂、倚南别墅、叶姜生宅、冰凌阁、半春园等。
2006年,南屏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南屏村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安徽省黟县
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批号:国发【2006】19号
编号:570-Ⅲ-273
南屏村
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三大姓之间的相互攀比,竞争进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做官、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多,返回家乡的建设资金也就越多,以至于仅千余人的村落,却拥有七十二条巷弄,三十六眼水井,三百余幢成套的民居。另外,还建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家祠,水口园林、私塾书院、神坛寺庙等。
南屏村古建筑群
祠堂群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南屏村有36眼井,72条巷,从村头到村尾200米长的中轴线上有大小8个祠堂。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在祠堂中,宗祠、支祠、家祠、享堂各有不同内涵,建筑形制亦有严格区分。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叙秩堂
叶氏宗祠
叶奎光堂
叶奎光堂
孝思楼
孝思楼,又名小洋楼,坐东朝西,建于清末,建成时一体四宅,有过街楼和连廊相连通,其建筑吸取罗马建筑中的半圆拱门和窗户形式,洋楼平面无明显轴线,为四层建筑。其一、二层采光多用窗户,三、四层由屋脊中央挑出楼梯。室内空间丰富,极少装饰。
敦睦堂
敦睦堂,坐北朝南,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占地面积近470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中轴线上,二进三开间二天井、前后廊,二层建筑,左设厨房、偏厅,后设庭院。主屋方柱,内青砖铺地,照壁及侧门均可开启,前后堂天棚均为花草彩绘。二层神龙保存较好且精美,有圆柱冬瓜梁额枋状,门楼雕刻为人物故事;厨房二层、圆柱、内青砖铺地,有方型石制贮水池。
慎思堂
慎思堂
半春园
村庄上首的半春园,又名“梅园”,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村中富商叶自璋为子女读书而营造的私塾庭院。园内有三大间书屋及半月形的庭院,还有对联曰:“静乐可忘轩冕贵,清游端胜绮罗尘”。
西园
西园坐落在叶氏宗祠前,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占地近1公顷,内设牡丹园、梅竹园、山水园、松柏园四大部分,是当时村人叶君华为孩子们读书养性而修建的。惜西园现已毁坏,保留下石雕“西园”两字大门额紧及西园溪、西园桥及古樟等遗迹。村中还有“培阑书屋”、“陪玉山房”、“梅园家塾”等。
南屏村
2006年,南屏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国家文物局批复文物保函〔2015〕1817号《关于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南屏村古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立项》。
2016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皖文物保〔2016〕115号)《关于南屏村古建筑群防雷工程项目》。
南屏村
南屏村古建筑群
交通:在黟县汽车站搭乘直达南屏的中巴,但班次很少,车程约0.5小时;也可乘前往西武乡的中巴中途在南屏村口外下车,步行1公里即到。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内部小景点开放时间大致在7:00-17:30左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