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岸廊桥 编辑
北岸廊桥又名风雨廊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杭徽公路右侧北岸棉溪河上。北岸廊桥是徽州廊桥中造型最为别致也最为壮观的一座,建于清代中叶时期,该廊桥系3孔石桥,长33米,宽4.7米,高6米,桥廊为砖木结构,高约5米。
北岸廊桥河南北两端廊墙开有对称大门,均有厚木柜可以开关,南端门额书“乡贤里”,侧书“西流毓秀”四字,北端门额书谦庵旧址。长廊内分11间,沿墙均置坐凳,北端第二间的西侧凭窗外置“美人靠”。
1998年5月4日,北岸廊桥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北岸廊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北岸廊桥
外文名:Beian Gallery Bridge
地理位置: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杭徽公路右侧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号:7-1067-3-365
批准单位:国务院
北岸廊桥
廊屋南、北两端有桥门,各建弓形山墙,东西为封护檐。靠北端门洞石柱上刻有“往府大路过桥”六字,是古代通往徽州府必经之路,桥的南端园门洞上方是“乡贤里”。北端门洞上方是“谦庵旧址”。上游墙面上正中有“西流毓秀”四字,下游桥拱券石正中刻有“北岸桥”三字,桥南面正对的民房墙上还树有“泰山石敢当”碑石一方。
北岸廊桥
2013年3月5日,北岸廊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
北岸廊桥还有一个传说是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年)所造,指万历年间建桥的原因是以明代万历进士吴宗尧的一些传说故事为背景来推定的,当时的吴宗尧是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的一个七品县令,因敢于向朝庭揭发中官开矿不法事而被罢职入狱,经年被释,后来皇帝下圣旨平反。桥南端有“乡贤里”三字,桥北端有“谦庵旧址”四字,“谦庵”是吴宗尧的号,民间据此推断是吴宗尧时期所建,但也有可能仅仅是为了纪念他。
地理位置
北岸廊桥又名风雨廊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杭徽公路右侧北岸棉溪河上。
交通信息
乘歙县往深渡、杭州方向,开车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北岸。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