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山遗址 编辑
陈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向阳镇陈山附近,属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东距水阳江约1000米。陈山遗址处于一条西南东北走向陇岗的东北端,是黄山山脉的余脉,当地人称之为陈山,亦称老龙山。
陈山遗址所在地位于向阳砖瓦厂处,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有文物有砍器、尖状砍器和尖状器、刮削器等,陈山遗址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6月,陈山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陈山遗址
地理位置: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批号:国发〔2001〕25号
编号:44-44
陈山遗址出土的刮削器类文物
20世纪70年代,宣州区向阳镇砖瓦厂工人在取土时,时常发现古人类打制的石器,引起了考古界的注意。
1985年,当时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首次来向阳开展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
1987年,安徽省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含石器的堆积物面积约14万平方米,窑厂的多年取土,使石器地点受到较大破坏,但仍保存了较大面积的含旧石器的第四纪堆积物。
1988年至199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和宣城市、区两级文物管理所组成考古发掘队,对陈山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
陈山遗址尖状器文物
陈山遗址文化层平均厚7米,最厚达10米。地层可分为10层,第一层黄褐色粉砂质黏土,第二层棕黄色粉砂质黏土;第三层褐红色粉砂质黏土,第四层橘黄色粉砂质黏土,第五层褐红色粉砂质黏土,第六层黄色粉砂质黏土,第七层棕红色粉砂质黏土,第八层黄红色粉砂质黏土,第九层浅黄色粉砂质黏土,第十层紫色粉砂质黏土。
陈山遗址
陈山遗址考察工作
2001年6月,陈山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安徽省文物局曹氏家族墓群、陈山遗址等13处遗址已提出部分“十二五”保护规划,扩大保护范围。
2014年,宣州区文物部门对辖区内包括陈山遗址等设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方案,开展了文物资源的调查、登记、规划、维修、抢救性发掘等保护性工作。
2016年,宣城市编制了《宣城市古建筑、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和《城市紫线规划》,开展文物普查、古建筑及古遗址普查、保护性建筑公布等基础性工作。
陈山遗址
交通信息:陈山遗址距宣城市城区1.5公里。318国道、宣杭铁路、皖赣铁路穿越境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