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镇土墩墓群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平镇土墩墓群建平镇土墩墓群

建平镇土墩墓群,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中北部,北距县城约7千米。墓群东西司呈一线排列,横跨建平镇钟西、钟新两个行政村,分布面积约5平方千米,西至钟桥河。

建平镇土墩墓群其中出土的文物蕴含了皖南地区吴越文化的重要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生产、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了解和探寻商周至春秋时期郎川河流域文化发展脉络和先民经济生活状况的重要参考,起到“补史”的重要作用。

2013年3月5日,建平镇土墩墓群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建平镇土墩墓群

地理位置: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城东村

占地面积:约 5 km²

所属年代:西周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分类:古墓葬

编号:7-0578-2-062

历史背景

编辑
2008年,安徵省文物考古所专家实地调查并结合墓区出土文物的器型、纹饰质地等特征,初步确定建平镇土墩墓群为西周至春秋战国之交本地土著居民的公共墓地。

墓群分布

编辑
建平镇土墩墓群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主要集中于多低山丘陵且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建平镇中北部。墓群东西司呈一线排列,横跨建平镇钟西、钟新两个行政村,分布面积约5平方千米,西至钟桥河。

建平镇土墩墓群因其较为独立的地理环境,仍以原生态形态完好保存。由西向东沿岗阜一线分布,在白塘埂与梁山两村之间,30余座土墩墓沿村级公路两边交错东向排列,尤为醒目,另有20余座散布于两村西北。

建平镇土墩墓群

文物价值

编辑
建平镇土墩墓存世量众多、保存状况较好,其中出土的文物蕴含了皖南地区越文化的重要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生产、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了解和探寻商周至春秋时期郎川河流域文化发展脉络和先民经济生活状况的重要参考,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它的深入探讨有助于填补皖南地区从新石器时期到春秋战国之间历史信息的空白,起到“补史”的重要作用。

历史文化

编辑
建平镇土墩墓群有的墓葬坍塌不显见,有的仍保持着显著的土墩,或馒首状,或圆台状建平镇土墩墓平地掩埋,不设葬具,这种堆土垒冢的葬俗,属于长江下游西周至春秋吴越时期重要文化遗存之一。

文物保护

编辑

综述

2013年3月5日,建平镇土墩墓群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建平镇对国保单位和省保单位配备文物保护员,定期巡视文保单位,做好相关记录,并不断强化文物保护宣传工作。

截至2021年9月,国家级保护单位“建平镇土墩墓群”安防工程争取到位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00万元,正在组织招投标工作。

国保碑国保碑

保护范围

建平镇土墩墓群保护范围:每一个标注的土墩墓,以墓顶号桩为中心,四周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建平镇土墩墓群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中北部,北距县城约7千米。东南2000米处为新石器至西周古人类居住遗址——欧墩遗址。

相关境内图片

旅游线路

郎溪县境内另有旅游线路2条:

线路1:山水生态休闲游

天目湖——伍员山——伍员山水农业公园——古南丰徽派黄酒生态园——观天下景区

线路2:画里郎溪探秘游

桠溪慢城——高塘梅园——大佛山养心谷——高井庙森林公园——泰清生态园——黄家湾——盛村——鸦山古道

旅游美食

郎溪县境内特色美食有南漪湖鱼头王、涛城古法甲鱼、梅渚白切羊羔、梅渚清汤素鸡、飞鲤馋嘴土鸭、毕桥鱼咬羊鲜、笪烧黑猪肉、姚村油焖春笋、八宝葫芦土鸡、天子湖湖八鲜等。

<p>涛城古法甲鱼

涛城古法甲鱼

梅渚白切羊羔

梅渚白切羊羔

梅渚清汤素鸡

梅渚清汤素鸡

飞鲤馋嘴土鸭

飞鲤馋嘴土鸭

毕桥鱼咬羊鲜

毕桥鱼咬羊鲜

笪烧黑猪肉

笪烧黑猪肉

姚村油焖春笋

姚村油焖春笋

八宝葫芦土鸡

八宝葫芦土鸡

天子湖湖八鲜

天子湖湖八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