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编辑

江西省吉安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原为万寿宫,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君埠乡君埠村,总占地面积约663平方米。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原为祭祀道教许真君的祠宇建筑。旧址建筑坐北朝南,砖木混合结构,外围墙体代替木柱承重,大三开间,一进二栋,前栋二层,上层为戏台,下层为通道;后栋三层,既是祭祀礼拜空间,也是观演空间;中间为“四水归堂”式天井,两边有廊厢与戏台和后栋相连,于廊厢与后栋连接处设宽板木梯供人上下。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是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由游击战向游击性运动战实行战略转变的第一个大战役——第一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的指挥场所和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013年3月5日,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地理位置: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君埠乡君埠村

所处时代:1929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763-5-15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始建于清代中期;后屡废屡建。今存旧址为民国重修建筑。

民国十九年(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期间,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将总司令部设于万寿宫。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冬,万寿宫被国民党军焚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地群众自发重修。

1989年,江西省文化厅拨款对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进行维修,翻修了屋顶,修复了楼板扶梯,开砌了四周水沟。

2009、2011年,江西省文化厅拨款对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进行维修,翻修了屋顶,修复了南面倾斜墙体,更换了糜烂木质构件,清理整顿了周边环境。

建筑格局

编辑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永丰县君埠乡君埠村中央,原为祭祀道教许真君的祠宇建筑——万寿宫。旧址建筑坐北朝南,砖木混合结构,外围墙体代替木柱承重,大三开间,一进二栋,前栋二层,上层为戏台,下层为通道;后栋三层,既是祭祀礼拜空间,也是观演空间;中间为“四水归堂”式天井,两边有廊厢与戏台和后栋相连,于廊厢与后栋连接处设宽板木梯供人上下。面宽约17米,进深约39米,总占地面积约663平方米。

文物遗存

编辑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前栋建筑正立面砖墙当心间位置设三开间牌坊形砖雕,中央较高,与屋檐相齐,中书“万寿宫”三字,下设门洞,两侧较低,牌坊柱子不落地,为垂花柱形式。两次间均开门洞,高度较当心间稍矮,上方有匾额形砖雕。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历史

万寿宫内布展图万寿宫内布展图

中央苏区时期,万寿宫是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总部驻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民国十九年(1930年)12月29日,中央红军总部进驻万寿宫,当天傍晚毛泽东、朱德得知国民党军张辉瓒师已进入龙冈的情报后,当即组织召开“军以上干部紧急军事会议”,研究分析敌情,会上毛泽东、朱德和黄公略、罗炳辉、朱云卿等同志研究作战方案,具体作战部署是采用毛泽东提出的“五瓣莲花操尾阵”。即正面堵、左右两翼包抄、后面切断退路、预备一支预备队,就像五瓣莲花一样。(红三军8000人打正面,红十二军6700人打左翼,红四军8500人与红三军团13000人在右翼作第二梯队,64师2000人配属十二军指挥,总直属部队听候调遣)。接着由总部参谋处长兼作战科长郭化若草拟作战命令,到晚上八时发布了红字第12号《攻击龙冈敌张辉瓒部命令》,是中央红军决胜龙冈的关键环节。

文物价值

编辑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是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由游击战向游击性运动战实行战略转变的第一个大战役——第一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的指挥场所和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君埠乡君埠村。

君埠村

交通信息

自驾:从吉安市或永丰县均有客车可至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自驾约需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