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秀谷镇北门村委会第四、第五村小组和县华侨农场金窟林场分场,是唐朝时期的遗址。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建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有1190多年历史。宝山又称银山,包括紧密相连的金窟山、老虎垅、铁屎墩(山)、羊石山四处。金窟山分里金窟、中金窟、外金窟,发现深浅不一的矿洞7个;老虎垅位于金窟山与铁屎墩之间,老虎垅有斜矿洞和竖矿洞各5个;铁屎墩有垂直、先竖后斜和先斜后竖矿洞遗址12处。宝山金银矿冶遗址是中国较早的一处集金银采矿、冶炼于一体的矿业遗址,遗物丰富,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国古代冶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宝山金银矿冶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地理位置: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秀谷镇北门村委会第四、第五村小组和县华侨农场金窟林场分场

所处时代:唐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211-1-21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据文献记载,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肇兴此坑,在宝山采金炼银。

遗址特点

编辑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建于唐代,已经有1190多年历史。宝山又称银山,包括紧密相连的金窟山、老虎垅、铁屎墩(山)、羊石山四处,为云林山支脉。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北面部分是金窟山,金窟山分里金窟、中金窟、外金窟,发现深浅不一矿洞7个,有的深不可测,有的2~6米不等,一般为先竖后横走向。宝山金银矿冶遗址中间部分是老虎垅和铁屎墩,老虎垅位于金窟山与铁屎墩之间,老虎垅有斜矿洞和竖矿洞各5个。铁屎墩有垂直、先竖后斜和先斜后竖矿洞遗址12处。铁屎墩有堆积如山的矿渣,矿渣分布范围达1.2万多平方米,深11米多,发现炉基26处,并在其后山上发现多处深浅不一、原貌已遭破坏的矿洞及当时矿工的生活用具。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南面部分是羊石山,山上有一自然巨石,旧称白面坞。岩石高2.9米,宽3.6米,底长4.5米。

文物遗存

编辑

摩岩石刻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白面坞上有《金溪场银坑记》摩岩石刻一处,碑全文195字,连标题共12行。大意为古人对银矿生成的认识和“肇兴此坑”的时间。摩岩石刻上的这些字依稀可辨,金溪县文物管理部把这些字整理出来并且制作了一块牌子立于石刻旁边。

研究价值

编辑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具有119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较早的一处集金银采矿、冶炼于一体的矿业遗址,遗物丰富,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国古代冶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宝山金银矿冶遗址

2013年3月5日,宝山金银矿冶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宝山金银矿冶遗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秀谷镇北门村委会第四、第五村小组和县华侨农场金窟林场分场。

省秀谷华侨农场金山分场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宝山金银矿冶遗址,路程约6.2千米,用时约1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