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玉川公祠 编辑
自贡玉川公祠,位于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板仓街道尖山社区4组、11组板仓坝,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总占地面积约6383平方米。
玉川公祠,是川南民居的典型构架 ,整体呈四合院布局,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小青瓦屋面,硬山、悬山式屋顶,四周以山墙、封火墙环绕与衔接,柱础动物石雕、斗拱、额枋、衬枋上的木雕分布于整个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整体建筑由“玉川公祠”和“承德堂”两座院落组成,共有房间60余间。玉川公祠由自贡最早的四大盐商之一王郎云于清同治十二年修建,它见证了第一次川盐济楚以来,即自贡盐业第一个发展黄金时期以来,自贡盐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盐商的兴衰史,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019年10月16日,自贡玉川公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自贡玉川公祠
地理位置: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板仓街
占地面积:6383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 8-0434-3-237
批准单位:国务院
始建时间: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
所处时代: 清
自贡玉川公祠
民国十年(1921年),因王三畏堂没落,树人学堂关闭。
1951年上半年,沿滩郊区派教师曾祥君到玉川公祠开办板仓小学。
2003年秋季开学前夕,因玉川公祠建筑破损严重,板仓小学正式由此地迁出。
玉川公祠
玉川公祠
承德堂
承德堂
王三畏堂创造了个人“抗战献金”最多的全国纪录,玉川公祠是该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直接联系的物质遗存见证。玉川公祠作为自贡地区为数不多的盐商生活场地及家族祠堂,是自贡井盐经济发展历史不可多得的见证物,它是王三畏堂兴衰过程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玉川公祠由自贡最早的四大盐商之一王郎云于清同治十二年修建,它见证了第一次川盐济楚以来,即自贡盐业第一个发展黄金时期以来,自贡盐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盐商的兴衰史,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艺术价值
玉川公祠中柱础动物石雕、斗拱、额枋、衬枋上的木雕分布于整个建筑,雕刻精美;正殿檐廊上“驼峰轩棚”造型精美,是典型的川南民居代表性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玉川公祠里的镂空雕花窗棂、撑拱垂花、飞檐翘角、兽形石墩雕刻精美、数量种类众多,仍透露出当年此院的繁华,堪称是自贡木雕艺术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玉川公祠受到民居建筑和寺庙建筑的影响,其建筑采用屋顶脱离的布局方式,在吸收和提取民居和寺庙的形式和做法后,最终在建筑的营建手法上形成了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技术手段,是自贡地区难得的盐商宗祠建筑实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玉川公祠
自贡玉川公祠位于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板仓街尖山社区4组、11组板仓坝。
玉川公祠
交通
从自贡高铁站出发,可乘坐L113路、L114路等公交车到达自贡玉川公祠,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荣县军政府旧址
上一篇 茶马古道仙市古镇盐运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