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县屈氏庄园 编辑
泸县屈氏庄园,又名方洞石牌坊老房子,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扩建碉楼,为砖木土木结构。
泸县屈氏庄园现有建筑面积约6780平方米,占地面积11034平方米,庄园内共有房屋180多间,围墙和楼全是用酒米浆子和石灰砖砌成。庄园是川南地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第二大庄园民居建筑群,庄园的画栋雕梁具有近代建筑和川南典型的民居风味,并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艺术特点,整体布局似一艘大船扬帆远航。
泸县屈氏庄园是国家AAA级景区 ;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泸县屈氏庄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8月,获“泸州40正当红”——“醉美泸州·网红打卡地”称号。 2024年5月,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屈氏庄园
地理位置: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
所处时代:清至民国
占地面积:678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编号:7-1354-3-65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屈氏庄园初建成。
民国五年(1916年),泸县屈氏庄园完成扩建。
2014年9月,国家文物局将泸县屈氏庄园纳入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的试点项目之一。
2016年3月,泸县屈氏庄园修缮完成 。
2018年,泸县屈氏庄园建成屈氏庄园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2024年5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拟确定泸州市泸县屈氏庄园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泸县屈氏庄园风景
庄园图鉴
庄园四周用高达8米的两层围墙围护,东西南北角有四座调楼,其中两座达12米;围墙和调楼全是用酒米浆子和石灰砖砌成。
泸县屈氏庄园博物馆位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氏庄园建成的民居建筑博物馆,展陈面积7000平方米,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泸县屈氏庄园风景
庄园
泸县屈氏庄园风景
醒庐戏台
醒庐戏台位于庄园内,始建于民国初年。坐东北向西南,位于大门内右侧,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三面观,共一层。台中有隔墙分隔前后台,隔墙上绘有一幅画家蔡永年的《白鹤望日图》戏台左侧有五级石踏可达前台。戏台前面是花园,两侧及正面是两层廊楼。
碉楼
碉楼
相关人物
庄园
修建轶事
清道光年间(1845年),屈应选请来风水先生挑选家宅修筑地,挑中了西临五仙山、南临濑溪河的这块“风水宝地”。
场地扩建
刚开始屈应选只想修建本家族的住所。到了孙子屈恒升时代,当年匪徒猖行,屈恒升扩建了戏园和碉楼。站在高处,可见庄园像一艘大船,前花园为船头,后花园花山如船尾,石牌坊如巨帆,寓意一帆风顺。
题写门匾
清翰林御史、后曾任伪总统顾问的高蔚然,以及军界要人潭颜楷与屈家关系甚密,分别为屈氏庄园题写了门匾和对联。并雕刻在大门正中和两旁。
2007年,泸县屈氏庄园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
2013年3月5日,泸县屈氏庄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文化
解放初期,解放军南下剿匪部队开进泸县后,把方洞镇和玄滩镇作为剿匪重点,屈氏庄园内有大量土匪武装与国民党残兵结合,与剿匪部队顽抗。剿匪部队集中优势兵力,通过激战,拿下屈氏庄园。解放军在泸县剿匪的战斗故事,是中国解放初期稳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剿匪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屈氏庄园作为这一战争在泸县的核心区域,其保留下来的红色物质,成为泸州人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场所和红色旅游纪念地,在泸州爱国主义教育上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价值
泸县屈氏庄园
地理位置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
屈氏庄园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信息
免票。
交通线路
公交:泸州城区148路 → 922A路/927路 → 泸县609路 → 清江省际公交 。
自驾:泸州城区 → 途经港城大道、福清路 → 抵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